由大放小:上海轻工国资重大改革行动落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15:03 《上海国资》杂志 | |||||||||
文/本刊记者 施征 黄培庆 今年3月31日正式启动的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放小”工作,历经120天,终于在7月28日轻工企业下放浦东新区的签约仪式上徐徐落幕。尘埃落地,这次国资重大改革行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上海市国资委、轻工集团的有关领导近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揭开了备受外界关注的“轻工改制”的层层面纱。
顺着变不行就“逆变” 10年前的轻工,曾经是共和国轻工行业的骄傲,一度代表了上海工业的辉煌。早先的手表、自行车、照相机、缝纫机是大江南北的紧俏商品,上海轻工引领着整个国家的消费潮流。 1995年12月,当时上海的原轻工局和原第二轻工局合一,改制成为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人们希望,通过规模叠加,产业做大,让上海轻工业的发展跃上更高的台阶。但是,这种“聚合”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聚变”效果,尽管轻工旗下的行业性公司最多时达到了50多家,但彼此之间自成体系,横向关联度差。因此,面对江浙地区乡镇和民营企业咄咄逼人的市场蚕食,做大了的轻工非但没有呈现人们预期的辉煌,而且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逐渐淡出上海的支柱行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轻工集团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散、核心竞争力不强”。如此状况,组建联合舰队、整体做大做强,显然难度很大,可行性也很小。 “做大不行,‘放小’也许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顺着变不行,就来个‘逆变’”,市国资委改革重组处虞毅伟处长说。 缺乏资金,缺乏后劲,缺乏机制上的竞争力,加上集团产业不关联,轻工的这几大“致命伤”,决定了轻工集团的改制,既不是组建百联集团的“航母模式”,也不是上海电气改制的“产权多元化模式”,它只能采取化整为小的改制模式,有关部门形象地把轻工的这种改制称为“放虎归山”。在这样一种思路的指引下,一种全新的改革模式 ,即“市区联手,抓大放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放小”,是指轻工将旗下的20多家行业性公司,分别下放到不同的区,与区的“特色产业”相结合,通过下放,从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产业发展上给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支持。 “做大”,是指轻工将继续保留一批有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力量把其做大做强,同时,从轻工退出来的国有资本,可以集中到涉及国家安全、资源垄断、提供公益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企业。 这种改革思路,与上海国资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导向,不搞一刀切,实行分类改革”的原则是一致的。显然,轻工的“放”也为国资的“退”和民资的大规模进入创造了条件。 “这次改制,完全跳出了传统追求规模的思维方式,是根据上海的战略定位、未来产业方向和工业布局来定位轻工改制,尤其是实现了控股集团与上海一些区县‘一业特强’的融合,丰富了国资改革的内涵,这是举全市之力,发挥市、区两个积极性,打破了行业内整合的界限,拓宽了国资改革的平台”,市国资委的凌宝亨主任、王晓元副主任在轻工企业下放有关区县的签约迎送仪式上评价说。 388家企业、9.5万人,全“放”了 整个“放小”,涉及388家企业、9.5万名职工、88亿元总资产、37亿元国有权益(分别占轻工总额的65%、62%、52%、53%),以及地块660幅,土地总面积16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8万平方米。涉及上海的普陀、松江、金山、奉贤、黄浦、浦东等六个区。涉及企业之多,人员之众,利益之复杂,可想而知。 为此,上海政府有关部门自去年6月份起展开调研,结合轻工行业特点,兼顾区县特色产业,明确了轻工“放小”的四个指导原则:即与控股公司改革同步推进、与区县特色产业相结合、整建制的下放以及市场化的改制。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