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行突然大撤退 农村金融无奈患贫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5:53 新华网 | |||||||||
新华网西安12月14日电(记者 毛海峰、武勇) 农村金融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中,农贷资金的缺乏更成为“众手所指”。与单纯的农贷资金数量相比,“合体”的农村金融、财政政策的缺乏更应引起关注。 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农村金融问题的典型地区。2003年这一
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新疆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516元。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敖惠诚认为,造成西北农村经济落后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支农信贷资金短缺,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调查,目前西北地区农民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借贷。近年来,以利润为考核指标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退出,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加重了西北农村金融的“贫血症”。农村信用社成了国家允许的最有效支持农业的金融机构。 目前,国家在农村最主要的两项金融政策是信用社小额信贷和支农再贷款,这正是通过信用社来执行的。据统计,到今年9月末我国最早进行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为7.38%,比改革前大大提高。 问题在于,国家农村金融政策在相当程度上缓解“支农”资金匮乏矛盾的同时却“后劲乏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额信用贷款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民“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要满足农民更多的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则需承担更多的贷款风险。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长山子镇信用社主任沈学军对记者说,一个村子平均每户农民的信用贷款也就是1700多元,如果农户一再扩大生产规模,信用贷款就要增加,贷款风险也会加大。沈学军估算,农民人均信用贷款在3000元以下,可把贷款风险控制在10%以下。实际上,即使在现在如此低的信用贷款额内,长山子镇一些村的小额信贷还款率还不到86%。 针对农村金融存在的的问题,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人民银行稳定局局长谢平认为,金融支持农村决不是贷款多少的问题,需要一揽子金融改革,包括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调整、邮政储蓄的运用、社会再投资法的研究、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农业保险等多个方面。 对地方金融机构来说,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比较容易见效的是国家采取财政政策,对支农贷款进行贴息。宁夏农村信用社理事长郑兴国建议,可以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降低农业贷款利率,返利于农民。 据了解,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也与陕西省政府已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财政贴息政策的探索,三年来财政共为农户小额信贷贴息1000万元,带动信用社小额信贷、联户担保贷款、农民自身投入和龙头企业投入的资金达1.88亿元,使示范区62.8%的农民直接受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