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能否承受票价 沪杭磁浮线未建争议先起(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3:31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票价:能让老百姓承受得起吗 “票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票价高了,其作用的发挥相对就小,对经济的影响也相对就小”
尽管卓勇良反复强调,不要太过计较磁浮的建设成本,而要放眼长远,但是,一项交通设施的成本,最后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到票价上。票价,是众多受访的浙江人士都要涉及的话题,听下来,不少人激动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概出于此。 今年10月,有媒体报道,德国工程巨头西门子的一位高层领导在柏林公开表示,西门子将继续参与上海磁浮铁路延长路线(即沪杭线)。他说,中国政府在兴建最初的路线(即目前的上海磁浮)时就已经表示,希望将这条磁浮铁路延伸至杭州。按照这位人士的说法,该线路的完整规划为200公里,那么其延伸线路(即上海到杭州的线路)则为170公里左右,其造价可能高达600亿元。 记者曾采访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根据他们的匡算,沪杭建磁浮,如果按照每公里2亿元来算,170公里就需要340亿元,加上前期的一些费用,总的投资大约在400亿元左右。沪杭磁浮的票价定位在120元以内是比较合理的,“豪华大巴也得六七十元呢”。而乘火车虽然要便宜些,但不方便,还要等班次。他透露,沪杭磁浮如果建起来,可能就是半小时一班,而且其舒适度与航空座舱差不多。他说,磁浮的定位应该是商务旅游为主,这些乘客对时间和舒适度的要求更为在意,因此没有必要担心因票价限制客流的问题。 他得到的信息是,上海磁浮线正式运营一年,已经实现了“双百万”,即安全运行100万公里、安全运送乘客100万人次。而且,如果不计设备折旧,收支基本持平。“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国外,高速轨道交通能够5年达到这个水平就不错了。” 他也反复强调,城市轨道交通肯定是不能定位成商业化的,因为商业化与大众化是有矛盾的。从国外看,一般也都是政府“埋单”。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着社会功能,要赢利,那就要提高票价,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不坐了,那么地面交通就还是要堵,城市交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观点与卓勇良有些相似,卓还说,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都是亏的,但账是算不清的,比如,地铁周围的地价上去了,这个效益就很惊人,“因此要算大账”。 话虽这么说,但对于沪杭线而言,单程超过100元,在很多人看来,也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一位杭州媒体的记者说,他听到的说法是单程105元。他担心,这个价格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是不可能经常乘坐的,只适合“高端”人士。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一位学者说得很直接:如果是这个价格,他可能不会去坐,乘火车20多元,虽然慢一个多小时,但可以省80多元钱呢。他觉得,如果上磁浮,就要考虑到它能否起到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能否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两座城市的客流量,能否减轻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运输压力。“但很明显,这与旅客对票价的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如果到时候大家还是觉得乘火车或者汽车比较合算,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同时,他觉得沪杭如果建磁浮,还要考虑到长三角总体的轨道交通网,比如,上海到南京建什么?是否需要从杭州延伸到宁波?他认为,如果磁浮起不到交通动脉的作用,那么它就只是一条“景观带”。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锋也认为,票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票价高了,其作用相对就小,对杭州的影响也相对就小;而如果票价控制得好,情况就大不一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