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击败宝洁吞并羽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0:27 《环球财经》杂志 | |||||||||
1月28日,法国欧莱雅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收购科蒂集团旗下的中国彩妆及护肤品牌羽西。此次收购还包括位于上海的一投资2000万美元,1997年底落成,目前年产量达6000万件的生产基地。
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欧莱雅集团已经向中国市场输出了旗下的10个品牌,位于金字塔塔尖的是兰蔻、碧欧泉、科罗娜,塔身中间有薇资、理肤泉、欧莱雅、塔丝,其下是大众消费品牌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熟悉欧莱雅的人士称,不久的将来,羽西应该和小护士一样归于欧莱雅集团的大众消费品部。 ★点评 作为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集团正在快速占领中国市场,迄今短短7年时间里,便将其全球主要核心品牌植入中国市场。尽管到目前为止,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尚不到其全球销售额的1%,但中国却被欧莱雅集团看做是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 此次收购,已经被业界认为是欧莱雅完成其中国产品链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欧莱雅在中国都是以中高端产品著名,欧莱雅已经意识到,在中国市场要想更快地发展,仅仅靠中高端产品,要实现2004年销售额25个亿的目标,必须将战线拉向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大众化妆品领域。可以说,收购“羽西”是其既定的战略步骤。 目前,欧莱雅在中国彩妆领域已经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因完成两次成功并购,已坐上老二的位置,在药房、高档化妆品和专业美发领域都稳坐头把交椅。 事实上,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国际国内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特别是宝洁公司在战略战术上都在和欧莱雅针锋相对,在各个层面的市场贮备和欧莱雅角逐。而欧莱雅的连环收购无疑是在应对这个巨人的挑战。此时,这些国际化妆品巨头已经意识到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平均消费能力仍然偏低,对中低端市场的争夺也尤为重要,不然很难拓展市场份额。收购整合成熟的本土品牌,并藉此迅速扩大销售网络,构建更完整的品牌线已经成了目前最好的选择。 跨国巨头资本市场走并购之路已经暗流涌动,加速市场扩张的战略将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大行其道。欧莱雅与宝洁两大巨头将在中国中档日化市场发起新一轮激烈对碰,类似的收购还会频频发生,此消彼长之间,真正的决战显然才刚开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