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拿什么拯救担保业危局(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6:41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信用缺乏”与“信用过度”并存

  高速发展的担保行业因为种种问题导致自身的信用危机,并由此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信用担保额的放大倍数是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标识,国外正常的应在自有资金的5~12倍。然而,在国内,一方面是担保公司的平均信用额放大仅2倍多。有的担保公司只得以自己的资产全额质押于银行,为被担保企业贷款。一些银行甚至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让担保机构在银行存入1∶1的保证金,即存200万元才能贷200万元,直至客户归还贷款。然而,担保公司之所以叫信用担保,核心就在于其自身有专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实现信用增级,拥有放大功能。如果是按照1∶1甚至折价来融资,它和质押、典当又有何异?其担保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银行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面对全国3000多家专业担保机构,银行哪有能力和时间去一一识别?银行在和担保机构进行合作前,通常要和担保机构直接接触,考察其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等来判断其信用等级,还要在合作中不断筛选、淘汰有“前科”的担保公司。这些耗时耗力的事情,决定了能够获得银行信任的担保机构数量不会太多。

  信用缺乏仅仅是担保公司难以健康发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有的担保公司的信用额度又走向另一极端,信用担保额的放大倍数高达30倍。这说明,中国担保业正面临双向的信用危机——从“信用缺乏”到“信用过度”,且“信用缺乏”与“信用过度”同时并存。中国担保业刚想繁荣一把,却又跌入了生存危机。

  实力弱小难获信用增值

  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副主任叶斌说,目前担保机构虽然发展快但实力较弱,市一级以政府出资为主的担保机构资本在1000万到2000万元间,县一级的机构其实力就更小了。

  由此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以信用增值、信用放大(担保总额与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之比)为主要功能的担保机构,在资本急速扩张的同时并没有让信用价值同比增长。安徽省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依然维持在3倍左右(正常的放大倍数为5到10倍),宁波市的放大倍数仅为2.4倍。而在日本等国家,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20倍。

  叶斌认为,担保机构的信用增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实力,二是运作能力。而粗放式的发展徒有数量规模,却无法形成信用的规模效应,使担保业的发展日益艰难。

  在浙江省,截至2003年底,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总额为24.77亿元,平均每家约1000万元,县、乡镇级担保机构的资本更少。2001年底,杭州3l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共1.91亿元,平均每家613万元。由于规模小,2001年通过担保机构担保贷款只有5亿元,仅占同期金融机构工业短期贷款总额的0.96%;萧山区11个乡镇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为1309.08万元,最高的208万元,最低的60万元,平均每家119万元。

  资金实力弱小必然导致担保能力不足。至2003年底,浙江省累计担保责任余额为61.17亿元,放大倍数约2.47倍,相对于该省100多万家中小企业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担保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