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龙再造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5:11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只有在中国市场生存,才有可能在世界市场上生存下去。”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旺盛,全球企业竞争的焦点战场已经移到了中国。GE、IBM、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使自己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更好的立足和发展。欧姆龙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良好机遇
文|金苹苹 “在中国的发展是目前我们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我们希望能够借着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机遇,在中国再造一个欧姆龙公司。并力争在2007年前,在市场中成为数一数二的领先者。”11月4日,上海工博会现场,欧姆龙首席执行总裁作田久男再一次描述着欧姆龙的“中国战略”。 宽大的电子展示屏幕前,是大批为欧姆龙所展示的显示其传感和控制技术的机器人驻足观望的人群。对于这些更多地是了解欧姆龙血压计的中国人而言,欧姆龙制造的其他产品是陌生甚至从未听说的。当然,对于这家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勃勃野心,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作为日本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之一,从1980年由上海华一电器厂委托生产其继电器,到如今中国成为它重要的生产基地,欧姆龙在中国的生产经营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2003年,欧姆龙在中国共有22家法人企业,5000名员工,当年的生产和销售额达到600亿日元(约合43亿人民币)。 目前,由于欧美以及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中国成为欧姆龙继欧美和日本本土市场外最为倚重的市场。“尽管目前中国市场只占到欧姆龙公司整体份额的8%,但是我们力争要在2008年,将其比重提升到20%。”作田久男说道,不仅如此,“2007财年,我们在中国的生产销售额将达到13.3亿美元,是2003财年的4倍。” 悄无声息之中,低调且不事张扬的日本人,在中国这个“经济引擎”的助推下,迈开了其快速扩张的步伐。 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 用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的话来说,2004年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多年期盼的良好局面” 。虽然现在中国还只是排名在美日德英法之后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在增量意义上,它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3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 “中国经济崛起和当年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明显不同,尤其是它的外向型特征能够让其他国家更容易从其成长中获益。”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谢国忠分析说。而欧姆龙,正是众多看到了这个发展时机的外国投资者之一。 “只有在中国市场生存,才有可能在世界市场上生存下去。”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的皆川泰平说,“30年前日本经济一度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当时许多著名企业比如GE、IBM、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就是利用了日本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使自己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更好地立足和发展。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旺盛,全球企业竞争的焦点战场已经移到了中国,欧姆龙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发展机遇。” 欧姆龙在华战略的正式调整开始于2003年——这年7月份,欧姆龙在深圳成立了其在中国的采购中心。这个中心,承担着为欧姆龙在中国投资的5家工厂以及其他机构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估并对供应商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工作。“借助这个中心,欧姆龙的工厂和公司总部实现了数据互联,将中国市场和国际供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也便于我们对供货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比较。”皆川泰平说。 在中国购买的低廉的原材料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工厂的需要,到时还可以供给欧姆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工厂使用。“2003年中国厂家的采购量只占到欧姆龙采购总量的20%,到2005年这一数据将提升到60%。”皆川泰平说道。 然而对欧姆龙来说,建立深圳采购中心,还只是其中国战略调整的一步棋而已。2004年7月,欧姆龙中国公司获得了商务部“地区总部”的资格认定。根据国家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获得“地区总部”的认定,意味着此类公司可以被允许在中国进口并销售其产品,同时还能够提供财务支持,并可以进行物流配送、服务外包等业务。 “成立地区总部的获批将加速欧姆龙在中国业务和销售目标的完成。”业内人士分析道,“尤其是作为较早拥有此类称号的制造型外企而言,地区总部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将使它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据悉,截至2004年8月,只有爱普生、佳能、欧姆龙、西门子、松下、索尼等7家公司获得商务部“地区总部”的认定。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