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入世三周年 > 正文
 

入世前过渡期结束 WTO后过渡期真正考验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 14:12 《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本报记者 钮建军

  按照WTO组织的规定,为了保护新加入成员国家经济,新成员国在加入WTO后的前3年为“前过渡期”,而之后的3年是“后过渡期”。

  根据北京市WTO事务中心此前所作的一份报告指出,从2001年11月开始,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但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过渡期的安排,中国市场的开发程度还未真正进入实质阶段,因此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海外的严重冲击。

  但随着2005年1月1日的到来,也就是后过渡期的到来,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出现一次“井喷”,因此中国的经济界人士必须对此要做好准备。

  在中国即将结束的“前过渡期”内,中国主要进行的是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取消和服务业市场的适度开放。

  但在后过渡期内,中国将会按照入世承诺的要求,进一步放开自己的市场,并逐步取消外资进入的地域限制、数量限制和股权限制。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约定,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的零售、金融、电信、运输等服务行业开放程度将逐渐加大。明年1月1日起,中国对汽车行业、家具行业、纺织品行业、纸业、玩具行业、酒业等行业的保护将逐步取消。这将对中国企业产生一定的压力。

  中国商务部认为,在后过渡期中国主要面临的将是产业安全问题。因此商务部领导特别提醒各界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中国的产业安全。

  在制造业中,汽车产业所受到的冲击将是最大的。2005年1月1日,中国将取消汽车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并进一步大幅降低进口关税,汽车关税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下降到13%。2006年7月1日,汽车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无疑使原本就弱小的中国汽车工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为此,商务部针对不同产业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力图把冲击减少到最低,而正在加紧建立中的产业损害调查机制正是出于这种考量。

  但钟青认为,中国目前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还有明显的缺陷——缺乏对服务业的监控,目前的措施都主要还是“针对制造业产品的”。

  他指出,随着外资对中国服务业渗入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服务行业面临的压力十分巨大,而且一些外资企业利用“擦边球”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

  钟青认为,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上限制的减少,今后中国企业还将面临外资企业诸如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讹诈和外资企业利用资本实力进行垄断等方式的不正当竞争。建立服务贸易领域的“行业损害预警机制”已是十分紧迫。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WTO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