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度的投机者与节制的赌徒:玄学商业神话的破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19:25 《中国新时代》杂志 | |||||||||
《中国新时代》封面文章: 文/本刊记者 赵雪 商场中时刻存在的风险使商人的每一次选择都像在下一次赌注,跨行业投资的高风险性更会让一个商人升级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赌徒”。虽然都是一场输赢难料的冒险,但是有战略眼光与判断力的“赌徒”与肆意而为、急功近利的所谓“投机者”的命运肯定有所不同。 科利华是中国IT界的传奇。1991年,科利华成立,一开始进入教育软件市场,随后几年,在宋朝弟策划下,科利华成功的市场推广使公司迅速赢得暴利;1996年底,科利华收购名噪一时的晓军公司,同时投入2000多万元开发餐饮管理软件系统,进军管理软件行业;1998年,科利华投入1亿元推广1000万册《学习的革命》,更使科利华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几次巨大的跳跃使宋朝弟的“量子理论”思想逐渐形成,他坚信:依托稀少的物质载体,创新的观念能爆炸出惊人的业绩,这就是知识经济的秘密所在。他认为,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量子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连续、不确定和跳跃式的,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的产业经济存在着战略跃迁的可能,所以,软件市场不是一步一步开拓的,而是可以跳跃的。 于是,宋朝弟不顾企业资源的薄弱和其他相应能力的欠缺,不断地对新项目进行投入。他的量子理论在实践于企业经营时,不可避免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投机意识。 1999年,宋朝弟冒险收购阿城钢铁,实现借壳上市。创造了当年我国资产运作的一大经典案例。可是这次,看起来很美的“量子理论”失效了。半年后,宋朝弟惊讶地发现,阿城钢铁欠债额竟高达7亿元,远远超过科利华本身资金的数倍。从此科利华一蹶不振,曾被美国《福布斯》评选为中国大陆50名首富第10名的宋朝弟,于2003年10月也濒临破产边缘。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