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标准能否重塑行业的面貌(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7:50 《商务周刊》杂志 | |||||||||
突破市场格局的途径 凭借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中国正着手制定信息技术的国家标准。采取这种主动姿态有助于中国积极应对安全问题,推进以中国标准为基础的本土高科技产业的进步。中国企业可以借助标准开发获得必要的技术知识,同时通过颁发许可证开辟一个获利丰厚的收入来源。 随着中国市场的壮大及其IT标准的成熟,中国企业将不断增强挺进全球市场的能力。中国制造商首先会在本国建立重要的业务支持,继而将其新技术出口至东南亚和中东等一些仍处于不断吸纳新的信息技术的新兴市场。事实上,TCL和华为近期已宣布与阿尔卡特、汤姆森、3Com联手组建合资公司,这些举措的主要好处是能够更好地开拓国外市场。中国的产品和标准在初始阶段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中国企业最终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市场成功占据一席之地,中国产品和标准的质量将稳步提高。对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缺乏长远眼光的技术供应商将会丧失有利优势。 中国对标准的大力开发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它使得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之间产生了惯有的紧张关系。只有当标准制定和市场力量、国际标准以及多国联合的利益相互协调之时,才能产生最佳效益。如果与大多数客户对中国或世界市场的期望相背离,则政府采取的措施将难以见效,毕竟市场的威力是不可抗拒的。 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群体正日益壮大,这一趋势对国外企业而言利弊共存。拥有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强大支持的外国公司将在推广自己的标准时占据最佳优势,而那些缺乏广泛支持的公司最好是以合作求发展,而不是盲目抗衡。 对中国标准的战略性思考 有效的标准战略的重点是在特定市场中赢得忠诚的客户,培养广大的技术用户群体。对于在华经营的国外供应商,可选的基本战略有四种:与标准制定者结盟;有选择性地竞争,关注标准难以驾驭的领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培育新兴市场,在早期就掌握控制权。以上四种基本战略也可以混合使用,以适应特定情况的独特要求。 与标准制定者结盟 在政府或其他公司掌握关键标准或者时机对市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情况下,合作通常是最佳的战略。合作在移动通信和卫星定位等受高度管制的行业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西门子与中国企业联合发展TD-SCDMA的决策,就为这家正在向3G过渡的公司提供了立足中国电信市场的有利条件。西门子转让技术是一种冒险,但却因此在较早的时间就进入了世界最大的通信市场。怀着同样的目的,日本公司如NTT、KDDI、日立、NEC和富士通也与中国合作开发4G,原因是它们认识到及早介入这个全球最大手机市场,将有助于其新设立的标准为市场所接受。 虽然中国的软件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但是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努力摆脱对微软等大型公司的依赖。韩国和日本的软件行业协会与中国的行业协会共同合作,协助中国实现缔造独立的软件产业的目标,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合作而抢占先机,及早进入中国市场。 如果条件允许,国际标准机构所属的企业应当考虑邀请中国参与标准的开发。 当然,合作也是有风险的。2004年4月,一家名为On2Technologies的美国视频压缩软件制造商向中国EVD合作联盟提起多重违约指控,索赔570余万美元的源代码费。据该公司称,由于公司提供了VP5 codec的源代码,因此该公司应当“成为中国国家标准的组成部分”。这一案例表明,希望依靠合作打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必须谨慎对待其中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共享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的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