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品油市场 开放前夜的最后博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07:5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唐明 12月11日,外资加油站冲进中国后,中国成品油市场格局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多年来各方市场专家讨论的一个热点。然而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和BP、壳牌等跨国油企却三缄其口,他们在媒体中出现的画面只是收购、新建加油站的行动。
讲市场格局,无非是参与各方在资金、管理、供销渠道建设、商业策划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比拼结果,此消彼长之间自见成败。然而,成品油销售却是一个“例外”。 说它例外,是指其市场竞争不但涉及上述一般竞争所必需的所有条件,而且还要顾及国家的战略安全。成品油是“工业的血液”,离了它整个社会将陷于瘫痪状态。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主要石油企业一般都是集采油、炼化、销售于一体的“巨无霸”,在本国处于垄断地位或寡头竞争状态,并接受其中央政府的调控。 在中国,中石油、中石化等三大石油巨头的地位又与它国石油企业不同。因为它们的兴衰成败不但关系到几百万员工的饭碗,它更可能影响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和中央的财税收入。2003年中国纳税百强榜中竟有57家石化企业入围,纳税总额占上市公司71.76%。相比之下执行中央能源宏观调控的却仅仅是一个司局级单位——发改委能源局。 如此显赫的地位使得中石油等的意见可以直达最高层,并能左右能源局的政策制定与执行,在某些方面它们甚至已经代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一方面它们借国家打击成品油走私和清理整顿“五小”之机,把控了成品油进口渠道,将地方社会办炼油企业挤出成品油供应,实现了对油源的控制;另一方面利用收编地方原有石油销售企业和国家治理整顿成品油市场的有利形势,在大肆扩张零售终端的同时尽力压缩地方社会办加油站生存空间。 面对如此状况,中央政府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既要保证市场需求的充分供给、推进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兑现入世承诺;又要保证国内石油企业的利益。但很明显,在短期内,这两者不可能兼得,于是,外资与国企的博弈由此展开。 早在2001年两大公司上市时。中石化、中石油为能成功在香港上市,以与埃克森美孚、BP、壳牌合资成立加油站为条件吸引外方购买其股票,大获成功。通过此举外资获得在华了多达3000座终端网点,且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和江苏。 然而当时的一纸承诺却一拖几年,直至2003年,中油BP石油公司才宣告成立,对延迟的原因,双方一直避而不谈,但此时中石油与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已达近50000座,外资错过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因为受城市规划等限制,一定区域内拥有的加油站数量是有限的。中方已经抢占先机,留给外方的空间不大了。 2004年外资开始发力追赶,仅BP公司就准备在华投资100亿美元,用于加油站等终端网络建设;壳牌也与中石化喜结良缘,终于获得了江苏500座加油站的部分股权。 3000座加油站虽然仅占目前全国加油站总数的5%左右,但外方进入的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石油消费最旺盛的地区;下一步,它们还可能会把目光盯向这些重要城市的关键要道,以及中国正在迅速延伸的高速公路网,而那里正是中石化、中石油生存的基础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基于这种揣测,有人预测中石油、中石化将遭最顽强的阻击。 但中方对此倒抱以乐观态度,中石化上海石油公司经理张文标曾对记者笑称:“它们(BP等跨国公司)只要求派财务总监,其他的都不管,市场仍在我手。” 张所言有其道理,中方把控着国内成品油供应的渠道,掌握着市场绝大多数的零售终端,背靠着政府的支持,可谓“得天时,获地利,通人和”,其垄断地位又岂容外方窥视。 在近期举行的一次成品油行业会议上,有私营加油站主认为只要到2006年国内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外资若能打通海外成品油进口渠道,就可以依靠其品牌、资金优势及低廉的价格将国企加油站打得溃不成军。 对此,一位中方官员的答案是:“我们有很多非关税壁垒措施可以将国外成品油拒之门外,如果有人认为放开批发市场就能让国外成品油蜂拥而入,那他将会十分失望。” 虽然我们不能妄加揣测那时会有哪些非关税壁垒,但近几年他国对我国商品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已让国人大开眼界,聪明的中国人难道不会移花接木吗? 明天将会是场恶战,还是会出现“不胜于战而胜于朝”?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