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实施东南亚底特律计划成亚洲第三大出口国(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5:08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中国竞争的忧患
2003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税大幅度降低了,随着其内部贸易自由化的深入,泰国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巩固了下来,并被认为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东盟统一市场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但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里泰国汽车业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鉴于东南亚国家的生产成本高于中国,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现实购买力快速增长,日本汽车企业近两年来在亚洲市场的另一项调整是,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韩国与欧洲的车界分析师指出,日本汽车在中国扩大产量不仅要满足中国自身的需要,而且有更长远的目标,即扩大汽车生产向其他国家出口。 日产投资7.47亿美元与东风公司合资,计划到2005年生产轿车和载货车55万辆;丰田与一汽集团确定了30万~40万辆汽车的计划;本田在广州追加投资,小汽车要增产5万辆,向亚洲和欧洲出口。中国汽车和泰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迎头相撞的日子为期不远了。随着两国制造业的兴起,以美国市场为例,中国与泰国产品的竞争度逐年加剧,从1990年的42%涨到2002年的76%,其涨幅大于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倾向不仅在贸易领域,也体现在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向中。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对外直接投资实绩显示,2002年度对华投资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9.1%,而对东盟的总投资出现减少。国际协力银行开发研究所11月发表的《2003年度海外直接投资调查征询结果(第15次)》也清楚地表明,在东盟与中国之间,对外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更多地把中国作为海外业务据点的趋势正不断加剧。而泰国比东盟各国幸运的是,泰国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至少在东南亚是没有挑战的。虽然日本对东盟总投资在减少,但分配的方式却利于泰国。 本田公司正调整其东南亚的生产基地。把印尼和菲律宾的生产线转移到泰国; 2004年底之前,把印尼和菲律宾的City轿车生产线全部转到泰国;然后再把另外3~4种轿车生产线也一并迁来。经过部署,本田在泰国的汽车产量从7万辆上升到了12万。这不是孤例,事实上日本所有的大汽车企业都进行了类似的调整。 东盟各国因此消瘦而泰国却壮大了起来。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制造业对外投资尚有潜力。1993年,美国制造业的国外生产比例高于25%,德国的同类指标为20%左右,而日本不到8%,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为今后日本扩大对东南亚的直接投资留有余地。照现在的态势,这些可能新增的投资多半也会流入泰国。在今后三年日本有望开展业务的国家排名里,中国第一,第二名便是泰国,超出其所有的东南亚邻国。 但在这项调查中,被调查企业认为有望进行中长期业务开拓的地区,中国占回答总数的93%,泰国则只有29%。作为一种大趋势,日本企业对海外投资的重心由东盟向中国转移今后还将持续下去。来自日本的直接投资为东盟各国的工业化起了巨大作用,正因为如此,其减少可能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而泰国作为制造业中心,其意义不仅不是脱离、而且首先在于东盟内部。世界汽车制造商的意图,就是要以泰国作为向东南亚扩大市场的桥头堡。所以东南亚国家同泰国的关系,现在主要不是竞争性的,而是前者市场对后者的支持。泰国虽然独好,而东南亚自由贸易区整体形势的不利,终究会影响到泰国自身。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