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公开市场操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 17:36 《数字财富》 | ||||||||
实现公开市场操作 1995年初,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交易爆出了“3·27风波”。受两家机构非常规博弈的影
同样是1995年初,人民银行做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一位处长,冒着严寒由上海来到北京,找王平沟通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的事情。当时已经明确了人行对市场的调控要从直接转向间接,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一定要做。而王平等人一直相信:在所有金融市场中,债券市场是政府参与最频繁的市场,是对政府实施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最强的市场。谈话之后不久,NET就果断立项,准备开发一套能够用于公开市场操作的新系统。相比当初“先干起来再说”,这次声势要大很多,程序也是正规严格,资金投入达到了百万元。 在1980年代末,德国的金融市场比较稳健、保守,是有控制的市场。而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也是这种情况。所以王平就参照德国的模式,为系统设计了二级市场的招标回购功能来实现公开市场业务,还增加了交易过户的功能,包括回购在内的一些衍生操作也能实现了。 这个新系统由NET自行开发,设计中还遵循了当时对债券市场的一些基本理解,明显区别于已有的股票市场系统: - 股票市场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来决定,行情变化快,变动幅度大,投资人数量众多,博取的是价差收益,所以股票市场采用集中撮合的系统;债券本身是个利率工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价格变动幅度也不是很大,需要精准的计算和大宗交易才能够赚到钱,所以债券最主要的投资人一定是机构,而不是普通老百姓。大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很强,总体数量不多,所以交易方式是自己找对手逐一谈协议,系统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 - 撮合交易采用的是指令驱动方式,投资人下一个指令,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数量优先的原则自动进行撮合,成交价格与输入的指令有关;债券系统的设计采用的是报价驱动方式,及按照系统报出的价格进行交易,有能力的机构投资人可在批发市场中谈判询价、自主定价,如目前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一般散户投资人则可简单地接受大机构投资人的报价参加交易。现在的商业银行柜台外汇买卖和国债柜台市场,都是采用的这种交易方式。 - 集中撮合交易的产品只能有两个维度:价和量,所以适合大批量、小额、标准化的交易;而债券本身是衍生性很强的一个品种,衍生产品至少有三个维度,比如回购交易就多了时间期限这一维度。衍生产品之间再一组合,更是变化多端,很难采取统一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而协议交易所涉及的维度可以有多个,正好给了机构间实施变化和满足个性化需要的空间。只要双方最终报到结算公司的各个要素都是一致的,就实现交割。 另外,在体系的建设中,还一直贯彻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金融市场首先要立足于为投资人服务,只有使投资人有安全感,才能吸引他们进入,进而使筹资人得到良好的筹资资源,形成良性互动。这就意味着,要严格监控债券的所有权和安全性,必然要对应比较严格的和谨慎的制度安排。 不过,这种用心和安排不是一下子就能被理解和接受的。后来在1997年国务院要求银行撤出交易所市场时,银行对这种安排不满之声一片,“肯定不适应。当时曾有一段时间,我们一讲支持这个市场,就有人露出不屑的表情。他们认为只有交易所才配称为市场,我们没有资格提市场这个词。另外,银行当时没有真正商业化,干多干少都一样,指令驱动多省心,下一条指令,系统自己就去撮合了;而报价驱动方式要一家家找对手来谈判,交易员自然不乐意。”中债登的很多元老都戏言,他们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 一面是系统搭建的硬件保障,另一面是思想观念的转型和突围,相比起来,后者要困难得多,需要大量的协调、说服工作。仅仅是人民银行内部,因为调控手段变化就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在权力、利益的分配与实现方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人行内部对新观念有理解的官员,就不断给其他人“上课”,进行观念上的普及教育。 现在回头来看,1996年4月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现在银监会所在的那栋白色楼里,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当时NET的新系统,完成了第一次公开市场操作。不过,回忆当初的情景时,王平感觉是波澜不惊,没有现在想象的那番轰动,反倒是系统第一次完整使用让他感到有些紧张。但他那时已经感觉到,在领导层的意识里,对债市的发展有了基本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