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民营港口进行时
○ 杰凌
未来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建设深水化、布局风格化、业务物流化、管理信息化、经营民营化”。其中港口经营民营化是港口经营管理体制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港
口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港口民营化指的是世界范围内港口经营自由化的趋势。世界各地的港口将通过各种方式,如承包、租赁、合资、独资等,进一步扩大私有资本在港口经营中的决策权和支配权,政府则在政策法规上对港口的建设、发展规划与管理进行宏观调控。
主旋律:港口高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提升和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国内港口行业持续高速增长。2001年、2002年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分别为8.8%和16.6%,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分别为20.5%和35.4%。从2003年1—11月我国港口生产数据来看,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3949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8.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59.23万吨,同比增长22.6%,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1.5%,继续保持强劲增势,其中上海、深圳两港几乎占据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千万标箱等级的世界集装箱大港。而2003年上半年的SARS对国内港口的总体影响并不大。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和对外贸易强劲增长的势头,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总值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净增2304亿美元,增长37.1%,为1980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事实上,由于港口业的发展,国际海运价格在2003年发生了非常大的戏剧性变化,出现了令人震撼的大幅上升势头。反映海运费用晴雨表的波罗地海指数,在2003年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
北京虎杰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寅认为,造成其上涨原因是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世界贸易增长,但其中中国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2003年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73%,跃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1.6%。
张寅称,2004年中国经济对外旺盛需求将依然燃烧着环球供应链。但它也一定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通货膨胀的传导、国际运费负担加重、贸易顺差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提升和中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再加上目前国内几大沿海港口集装箱码头均处于饱和状态,未来两年国内港口行业将继续高速增长。由于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有所调整,预计短期内将会造成港口行业增速放缓,同时,部分出口在2003年第四季度提前集中出口,更对2004年上半年增长造成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在供给相对并未过剩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只是短期的。
港口法:放宽私人投资
这无疑将促使外资和民营资本对港口的投资速度加快。目前我国已有的30个外商投资港口项目大多采用合资建设和经营的方式,主要集中在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经营。如和记黄埔参与经营了国内8家集装箱港口(包括盐田港、上海、北仑、厦门、汕头、江门等)。2002年3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港口公用码头设施的建设、经营列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项目,并且在投资比例方面没有限制。
而2004年正式实施的《港口法》则规定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港口,对外资开放政策做了进一步的法律规定。投资港口建设可以控股或者独资等形式,并保证其不会受到原来在合资时体制的限制。同时,《港口法》引进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明确规定不管是国内外的经营组织还是企业财团,只要符合我国的条件都可以进行港口业务经营,都可以投资我国港口建设。预计2004年外资及民营资本对港口的投资速度将大大加快。目前,在上海洋山港、青岛港等主要沿海港口的投资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资本的角逐。同时,由于航运业本身具较大波动性,国内外航运巨头投资港口业务也成为新的趋势。
因此,港口行业上市公司中仍蕴藏着较高的投资机会。
为了顺应世界港口民营化潮流,我国在加快港口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港口码头,特别是集装箱码头的民营化转变。其中上海港、盐田港、厦门港、福州港、宁波北仑港、大连港、连云港港和青岛港等均做了有成效的尝试。上海港目前绝大多数的集装箱装卸作业都是由上海港务局和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合资的SCT公司完成。目前参股我国港口建设经营的外方主要是和记黄埔、招商局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等国际码头专业经营公司,而国内的两大航运企业——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也在营口、太仓、锦州、大连、连云港等地合资建设集装箱码头。我国通过加快港口民营化步伐,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债务转移到民营企业身上,这将会大大降低国家用于港口建设的投资,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也会使企业拥有更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机会,从而在经营中获取较大的利润,并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急先锋:和黄挺进内陆
在私人资本大举涌入港口的进程中,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一直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而综观和黄进入内地港口的表现,不难看出其手法老到——以香港和记黄埔港口为主力,主攻上海、深圳、宁波等战略要点;另外一组以和黄三角洲港口公司作为辅助,目标则瞄准一些地位次要的内河、沿海港口。
这套战略颇为有效。目前和黄首选的目标是与香港大本营毗邻的深圳,在1992年和黄与盐田港集团开始合资经营盐田港一、二期码头,一举占据了深圳市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在2001年底再度携手,投资66亿元合资建设盐田港三期工程;2001年6月,和黄拿下宁波港务局属下的北仑集装箱公司,合资组建了宁波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人民币。此前和黄港口已进入了上海,与上海港务局共同投资组建了上海集装箱码头;而和黄三角洲港口也在尽职尽责地扮演着“配角”角色。
有资料统计说,和黄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商,控制着全球海上贸易中10%至15%的份额,由其管理的港口包括上海、深圳、厦门、仰光、雅加达、巴拿马、巴哈马、鹿特丹、巴生港(马来西亚)、费利克斯托(英国),当然还包括香港本地。尽管与电信业相比,港口行业投资吸引力并不强,但从经营角度看,港口业务更具赢利能力。
和黄总经理霍建宁曾公开表示,港口是公司中业务最繁忙的部门,“它为我们产生源源不断的可贵流动现金”。而李嘉诚的设想是让和黄控制货物到港和离港的整个过程,即不但要成为物流运营商,还要成为管理咨询顾问。
但是,随着和黄港口在内地的地盘越来越大,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政策。交通行业的高级官员多次指出,中国的集装箱码头,外资不能持有控股权,国家政策规定外商最多只可占内地港口49%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之下,和黄在内地港口的投资有所“收手”,参股洋山港、青岛港屡试不爽。2003年12月初,在上海召开的航运大会上,上海港务局一位高层人士表示,上海洋山港合作的对象是和该港口有相类似业务的港口巨头。
“中外合资建设和经营码头业务,依然是当前中国港口民营化的主要形式,或者说是主要特征”,中国港口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内民营企业规模总体上比较弱小,而大型港口资产规模较大,两者不相对称。目前国内民营资本主要在沿海中小港口和内河港口发展,而在大型港口领域,民营资本主要集中在仓储、货物代理、集卡运输、报关、包装等边缘业务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