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21世纪商业评论》2004 > 正文
 

蒙牛资本狂奔寓言 资本催生越常规极速发展(6)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 19:28 《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上市冲刺

  进入2004年,蒙牛乳业基本确定了各种上市方案,并为上市做了最后的准备,各种利益的安排和对公司上市的预期从中可以清楚看出来。

  2004年1月15日,牛根生从谢秋旭手中购得18100920股蒙牛股份,占蒙牛总股本的8.2%,牛根生第一次正式走上蒙牛股权结构的前台。

  2004年3月22日,若干银牛股东向两名内部人士转让了3244股银牛股份。同日,金牛、银牛分别向各自当时的若干股东发行及配发32392股和32184股股份。其中,银牛第一大股东谢秋旭按面值认购了20446股银牛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

  63.5%。上市前,蒙牛既有利益群体的持股数量得到大幅提升。

  当日,金牛、银牛分别推出“公司权益计划”,以酬谢金牛、银牛的管理层人员、非高级管理人员、供应商和其他投资者对蒙牛集团发展做出的贡献。每份“公司权益计划”的股份数量不定,但价格均为1美元,代受益者将其转换成对应的金、银牛股权时,每股转换价格是:金牛238美元,银牛112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权益计划是蒙牛乳业上市前一个很有特色的激励方式,虽然它本身不涉及上市公司股权,但在股东公司层面的这种激励方式从所涵盖的对象范围、换股价格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当金牛、银牛“公司权益计划”的受益人将此转换成对应股权时,在蒙牛乳业上市的情况下,其对应于上市公司的价值会随着蒙牛乳业二级市场股价的浮动而产生更富有成效的激励机制。

  2004年3月23日,“牛氏信托”诞生。

  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和酬谢蒙牛的主要雇员、业务关联人和他们各自的关联人,至此,蒙牛乳业在上市前将自己能够“联系”上的人都纳入了自身的“战略同盟”中,并以信托的方式将这些本与公司股权“不相干的人”锁定在了公司长期发展的利益之中。作为“牛氏信托”的受益人,受益者虽然没有对应股份在金牛、银牛中的表决权,但可以分享蒙牛成长所带来的受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蒙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