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上海、北京、杭州等管理部门,先后下发通知,对互联网约租车行业进行约束,严禁汽车租赁企业 “为非法营运者提供或变相提供便利”。直接影响到一批互联网约租车服务企业。这引发了媒体、公众、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员对于创新与监管的广泛讨论。继互联网金融监管争议之后,监管如何调整步伐,跟上互联网创新脚步,又一次被摆在了事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约租车是最近两三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个全新商业概念。简单来讲,约租车是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将人们的用车需求、来自中小型租车公司的车辆以及来自劳务公司的司机,统一集合到智能用车平台上,完成资源整合。相比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约租车最大的好处是充分调动起了社会上大量的闲置汽车资源,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空载率。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大大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也正因为如此,约租车也被称作为智能用车。
在国外,约租车的发展可谓是异常迅猛。诞生于2009年Uber,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了121座城市。作为一家国际公司,Uber在2014年进入到了中国,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开始了试运营。在国内,成立于2010年的易到用车,也已经覆盖了国内74座城市,并且在今年开始了其国际化的布局。
约租车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点燃了民众被压抑多年的交通难、出行难、打车难的市场需求。
《通知》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现有出租车行业,维护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稳定。但实际上,传统出租车行业现在“供不应求”。北京正规出租车仅有6.6万辆,远远少于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始终将业务重心放在日常的出租车服务中,而网络约租车平台的业务重心则放在了高端商务租车上面,非但不会对出租车市场造成威胁,反而可以补足市场缺口,完善行业布局。
毫无疑问,基于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约租车行业,在改变效率、结构、工具等的同时,往往也会改变或冲撞现有出租车行业监管运作的基本规范、基础条件,从而增加监管的难度。因此,监管自身也应不断提升与创新,不断丰富手段,创新监管方式。而对于监管者而言,如何在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学习的基础上,实施管理创新,兼顾行业创新和行业规范的矛盾,已成当务之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