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薪酬不宜一刀切

2014年08月26日 00:59  经济参考报  收藏本文     

  国企高管薪酬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近日,有媒体发表观点认为,国企高管薪酬不应以私营企业为参照,而应以较高层级国家公务员薪酬水平为参照,以体现所有者国家意志。

  所谓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偏高,高的并不是薪酬本身,而是高管的身份、高管的选聘方式、高管的制度约束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如果单从业绩来看,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企高管的薪酬是偏低的。衡量和判断国企高管的薪酬,不应当以数量来衡量,而应当以企业和高管的身份与地位来衡量。

  虽然一再强调,国企要按照市场化要求建立企业的运行机制,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制度框架,而不是政府的附属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政府不能真正从经济领域转入到公共领域,把企业交给市场。因此,企业的身份和地位,也就变成半市场化、半行政化了,该垄断的垄断,该享受特殊政策的享受特殊政策,于是,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无论是经营难度还是市场压力,都要小得多。不仅如此,在国企内部,也存在严重不公的现象,垄断行业的企业经营难度和市场压力明显偏小,效益也明显偏好,而已经步入市场化的企业经营难度和市场压力则要大得多。表现在高管薪酬上,垄断行业的薪酬还要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营难度和市场压力大的竞争性行业,也被等同于垄断行业,一起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一起要求被降低高管薪酬。显然,这是不符合市场要求的,是损害经营者权利的。

  由于受企业身份和地位的影响,企业高管也就成了政府的棋子,而不是市场的棋子,该不该出任企业高管,担任什么样的高管角色,既不由企业说了算,也不由市场说了算,而是政府说了算。那么,企业高管的薪酬也就必须由政府来确定,而不是市场来决定。由于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国企高管的薪酬明显偏低。于是,诸如职务消费、“三公”消费以及贪污受贿等方面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想一想,同样的企业,同样的效益,同样的管理,就因为企业的身份不同,高管的薪酬就相差悬殊,如果再没有职务消费等其他收入,有什么人愿意担任国企高管呢?事实上,不应该只把眼睛盯住高管的收入,而要看企业有没有步入市场化轨道,高管们到底是政府任命的还是市场选聘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相关的国企改革方案、改革思路也明确指出,对企业经营者要实行市场化选聘。既然如此,企业高管的薪酬,当然也需要由市场来定价,而不是政府来确定了。否则,谁愿意来接受国有企业的选聘呢?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又怎么可能安心在国企工作呢?

  考虑到改革刚刚起步,以及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不同,尚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都进行市场化改革。因此,对国企高管的薪酬,也要分门别类,按照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市场竞争压力的不同、经营难度的不同,区别对待,而不要搞“一刀切”。原则上,对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且经营者是通过市场公开选聘的,就应该在薪酬管理方面由市场来决定。尤其是实行了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则应当由公司董事会决定。对半市场化的企业,如果企业高管是通过市场选聘的,则按照市场化决定高管薪酬。如果是政府行政任命的,则要适当控制薪酬标准。对尚不能走市场化选聘之路,也不能完全接受市场竞争的企业,则应当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管理的模式,参照市场化执行,且工资水平不能偏高。

文章关键词: 央企减薪薪酬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公安部利用卫星在新疆发现非法越境通道
  • 体育英超-曼城3-1利物浦 利物浦宣布签巴神
  • 娱乐61岁钟镇涛今日大婚 狂欢两日豪掷530万
  • 财经山西前首富张新明传涉黑被查 曾越境赌博
  • 科技IDG熊晓鸽梦想:记者、投资与好玩项目
  • 博客李银河:看电影流眼泪被王小波嘲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职遭大面积零投档 降至180分无人报
  • 沙黾农:A股今日至下周一买买买
  • 赵伟:地缘政治冲突威胁全球经济
  • 易宪容:当前行情是反弹还是启动牛市
  • 叶檀:央企高管赚大钱好日子快过去了
  • 冉学东:央企高管限薪是制度性纠偏
  • 金岩石:政府万能论错在哪了
  • 熊熊:结构性货币政策正遭遇困境
  • 高善文:《大熊市可能结束》并非我意
  • 水皮:从“渡边太太”到“中国大妈”
  • 凯恩斯:创业板可能出现万亿市值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