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新型城镇化要消除城乡新的不平等

2013年12月24日 04:10  中国青年报 

  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来,中国现代化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多数农民的城镇化;最大的风险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新华网12月22日)

  美国新科经济学诺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说: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人们可以平等地拥有财富。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城乡存在的差距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城乡的“剪刀差”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依然存在,现在又增加城乡新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土地交易上的不公。正如韩长赋部长所言,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开发区从农村征用了大量土地,大大低于土地市场价格,土地征用和开发转让过程中大量的级差地租,被转移到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在房地产开发中,一些地方以每亩几万、最多几十万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取土地,转手以每亩上千万、上亿元卖给开发商开发,开发商再次提高土地价格进行住房开发,最终形成畸高房价卖给城市市民。土地溢价财富转移到政府和少数人手中,这是城乡最大的不公。

  其次,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不公。2亿多农民工进城务工,甚至荒废了农田,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奇缺。进城后的农民工工资很低,社会保障水平差,面临沦为“二等公民”的窘境。农民进城打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存在被“剥削”的情况。

  再次,资本资金流动上的不公。“三农”非常缺乏资金。根本原因是农村农业产业项目回报率过低,很难吸引资本,而国有金融机构嫌贫爱富,不但较少向农村农业输入金融资源,而且将从农村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城市,使得农村农业金融资源更匮乏。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必须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努力缩小工农城乡发展新旧差距,尽快加强农业这条“短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进而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础。重点在于解决土地、劳动力、资金资本生产要素新的不公问题。只有缩小了城乡差距,才能创造城乡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平台,给城乡全要素生产力提供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这也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在城乡公平的基础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投资机会。笔者挂一漏万说说两个机会:

  一个是城镇化关键在于“城镇”二字上,这与城市化还是有区别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基本定调了就地城镇化、分层次城镇化的思路。那么,地市级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交通发达的大镇,在房地产开发上将迎来一个难得机会。

  另一个,高效环保绿色农业将是未来附加值非常高、市场需求潜力非常大的行业。货真价实的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将是朝阳产业,潜力最大、最具投资效益的产业。市民永远离不开农副产品,随着收入的增加,百姓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绿色有机食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市场将大有可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中国反腐“打大老虎”到关键时刻
  • 体育英超-神灯中框枪手平切尔西失榜首 视频
  • 娱乐王岳伦微博怒斥遭黑 节目组力赞王诗龄
  • 财经官员自曝双规央企高管时曾遭黑社会阻拦
  • 科技工信部:已约谈运营商整治垃圾短信
  • 博客2013年十大两性事件 王岳伦反击造谣者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精英弃百万年薪回国遭解聘 海归屡碰壁
  • 易鹏:北京控制人口宜疏不宜堵
  • 金岩石:A股吹响牛熊决战号角
  • 张五常:中国有条件多产杰出经济学者
  • 徐斌:中国房地产大牛市或明年见顶
  • 叶檀:失信欺诈是债务危机根源
  • 姚树洁:为啥中美股市如垃圾与鲜花
  • 张明: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周期将结束
  • 张炎夏:本届政府为何不再提新农村
  • 水皮:央行何苦亡羊补牢
  • 封起:中国股市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