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婚和房谁都不应成为对方的累赘

2013年04月10日 12:59  新华网 

  新华网海口4月10日电(记者王晖余 魏骅)结婚、离婚、复婚、再离……为了房子,一对“老北京”夫妇展开了三十年的“婚房博弈”。三十年来,房价和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老百姓对房子的念兹在兹。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温馨的家与现实的房有着难以割裂的关联。如今,有房才能结婚的观念固然应该归入“老黄历”,但当婚姻反过来成为房子的累赘,婚姻为了房子频频“腾地儿”,不免让人唏嘘。

  “我俩感情很好,可为了能够让自己老有所依,婚姻有时需要做出让步。”这对“老北京”夫妇的话道出了很多老百姓的无奈和心酸。

  众生离离,皆为房来,众生合合,皆为房往。从假离婚到假结婚,忙坏了民政部门,愁怀了千家万户。规避房贷高额利息、减少贷款首付、逃避转让个税,这是每对选择结婚或离婚夫妇的初衷。梳理“老北京”夫妇戏剧性的“婚房博弈”,也无非是为了过上更美好一点的生活。

  然而,“楼市有风险,离婚需谨慎”,这种与幸福相悖的方式,换来居住改善的目的,却不一定能带来幸福生活的结局。旁人的闲言碎语、孩子的不理解、法律的风险都让“假离婚”一族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一些社会学家担忧,以“婚姻”为代价的对策,会带来财产分割矛盾、夫妻猜忌、冲击传统婚姻观等诸多社会新问题。

  钻政策空子不值得提倡,但“婚房博弈”背后的实质是房价高涨不下。新华社在今年两会期间梳理发现,近十年来,国务院先后九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房地产市场调控。业内人士总结十年调控的一个“共性”是,调控过多在购房者身上做文章,实际上是在抑制需求。归根结底就是让很多人没有购房资格,或是提高购房成本。

  调控政策的本意在于打击投机房地产的“部分少数”。不可否认,集中在需求端的楼市调控政策对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成效显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首次购房、改善性购房等合理购房需求“躺着中枪”,让人望房兴叹。

  三十年后的今天,利益主体和诉求多元化,地方情况各不相同,购房需求呈现多样化,“一刀切”的政策难免伤及无辜。比如家庭购置的第二套房产,大多数只是作为改善型需求,来满足自己居住升级的合理要求。因此楼市调控更需“精确打击”。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市场经济的规律客观存在。集中抑制需求的措施,难免出现“报复性反弹”的怪圈。楼市调控还应两手发力,重拳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的同时,更要在“供给端”下功夫,增加土地和住房供应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调控政策还需要建立完善房产税等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交易环节征税确实可以迅速给市场降温,但长远看来,保有环节征税才是多方共赢的长效政策。这需要尽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房价难以承受”一头连着高房价,一头连着低收入。面对过高的房价收入比,在调控楼市的同时,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避免收入增幅被房价涨幅消解和蚕食,这是另一个需要解答的宏观命题。

  “婚”与“房”,谁都不应成为对方的累赘。一个健康的楼市,一个合理的房价关乎民生和幸福,普通老百姓有个家,有个舒适一点的家不应成为奢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被诉受贿、滥用职权
  • 体育亚冠-恒大4-1逼近出线 欧冠-皇马2-3晋级
  • 娱乐女演员曝海天活动遇疑似老鸨拉客
  • 财经一汽百亿资金不知去向 百余名高管被调查
  • 科技史玉柱辞去巨人网络CEO
  • 博客公款吃喝是哪门子内需 悼念撒切尔
  • 读书机警多谋:抗大校长林彪对内斗超然漠视
  • 教育萌妹拒绝求爱体走红:考上清华再追我
  • 育儿半夜醒来找不到爸妈 4岁女娃从17楼坠亡
  • 丁志杰:人民币汇率升值暂不具备趋势性
  • 宋文洲:中国和历史有个约会
  • 姚树洁:撒切尔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借鉴作用
  • 叶檀:中国经济的板蓝根现象
  • 雷思海:惠誉出击中国折射美国货币战布局
  • 张明:城镇化不是神话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