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油品升级不能全让消费者买单

2013年02月08日 02:39  新京报 微博

  ■ 观察家

  油企赚取的高额利润,应主动用于提升产品品质;政府也可酌情对炼油企业予以财税政策倾斜;如果确需消费者分摊部分升级成本,也必须要接受外部监督。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会议决定,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高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高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

  据研究机构测算,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约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58%,机动车排放形成的PM2.5约占PM2.5来源的22.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表明,使用第五阶段油品可在国四基础上减排15%。

  因此,油品质量升级对于改善机动车造成污染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油品质量升级的成本究竟由谁来负担,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国外,油品升级成本一般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但在中国,过去一般由油企和消费者承担,其中消费者更是主要的承担者。前几年,北京、上海等地实施成品油标准国Ⅲ升级国Ⅳ时,成品油价格出现普涨。据测算,涨价大约覆盖了油品升级成本的70%至80%,另外30%左右的成本则由炼油企业自己承担。

  由于国务院会议并未提到关于补贴中石油等大型油企的内容,有人担心这一次的升级成本仍会大部分摊到消费者头上。但相比消费者,企业才更应首先承担改进设施等的成本。因为对企业而言,产品的升级完善,本该是自身发展的主动诉求,将企业利润投入到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中,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

  尽管中石化和中石油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下降超过30%和15%,但“两桶油”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仍超过1200亿元,预计2012年全年“两桶油”合计利润在1600亿元以上。技术改造一劳永逸,计入成本并逐年分摊,企业方面完全能够消化大部分的升级压力。

  当然,考虑到油品质量升级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因此让消费者以及政府承担一定的油品质量升级成本也并无不可。一些发达国家在提升油品标准时,往往会对炼油企业予以财税政策倾斜,高标准油品价格不会明显上涨,甚至会持平或走低,以鼓励民众使用高标准油品,我国可借鉴此类做法。

  即便是本着“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确需消费者分摊部分升级成本,也必须要接受外部监督:公开油品质量升级的成本,让消费者明确自己承担的成本部分和比例,才能认可油价上涨的合理性。

  □王莹(财经评论人)

(原标题:油品升级,不能全让消费者买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
  • 体育巴萨宣布与梅西续约5年 违约金2.5亿
  • 娱乐赵本山回应被指肤浅:让我高雅等于装假
  • 财经1月CPI今日公布 增幅或回落至1.8%
  • 科技国内互联网公司年终奖斗法折射转型之痛
  • 博客袁厉害公布房产信息(图) 人物杂志声明
  • 读书大公开:中国解放军18个集团军的番号
  • 教育2013世界大学排行榜:专业版VS网友版
  •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
  • 李光斗:中国品牌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 刘泳华:为何不敢承认全球印钞第一
  • 乐趣:移民为什么
  • 管清友:土地财政还将延续
  • 尚志科:为何基金副总不敢买自己的基金
  • 钮文新:日元极度宽松只是疫苗
  • 周永亮:分好钱是聚人的基本功
  • 陈思进: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六大误读
  • 板桥老黑:民族复兴要打造公平中国
  • 金岩石:城市欲望空间是房价涨跌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