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时评:新西兰奶粉被查出二聚氰胺谁的教训

2013年01月28日 10:03  人民网 

  三聚氰胺阴魂未散,二聚氰胺又来“添乱”——新西兰奶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二聚氰胺,这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不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奶粉还能不能喝?这洋奶粉还能不能信任?一个必须提及的数据是,新西兰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 ,八成进入中国市场。

  新西兰奶粉在中国消费者中间颇有号召力,一句“源自新西兰的优质奶源”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俘获了无数年轻家长的心。而如今新西兰奶粉也有问题的消息,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比如有自称孩子长期饮用新西兰奶粉的网友说:“急急急!到底哪些奶粉被测出有双氰胺啊?”毋庸讳言,二聚氰胺事件已经让不少国内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焦虑,但使人失望的是,去年9月,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恒天然对产品样本进行检测时,就发现了“极微量”双氰胺残留,而直到本月24日,新西兰第一产业部才发布这一消息。此外,含DCD奶粉在其本国被叫停,却没有向中国停售的计划,难道由着它在中国一枝“毒”秀?这种一味维护资本利益的做法,是一种有意识地纵容,显然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极不尊重。

  目前,无论恒天然集团还是新西兰政府都急着灭火,希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够明智。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称,微量的二聚氰胺对食品安全不构成威胁,“从新西兰乳制品中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来看,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要喝130升的液体牛奶或者60公斤的奶粉,才会达到欧盟制定的标准,而要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要摄入更多的量。”这番说辞实在耳熟,难道含量少就可无视?为何不公布所涉及二聚氰胺的品牌、产地、批次,以及奶粉中检出双氰胺物质的含量等具体情况?

  二聚氰胺事件带给人们的沉重思索在于,洋奶粉究竟可不可靠,能让中国消费者深信不疑吗?能否提高国人对洋奶粉的警惕性?其实,恒天然集团并不是第一个栽在安全关的乳制品企业,近年来,包括美赞臣“金属门”、日产奶粉“缺碘门”在内的“洋奶粉”安全负面事件层出不穷。据报道,国家质检总局从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布的每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先后有34个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以婴幼儿奶粉居多。记者发现,包括德国产的“泓乐”、新西兰产的“可益多”、澳大利亚的“亨氏”在内的多个品牌产品均“黑榜有名”。

  如此之多的洋奶粉出现问题,貌似不可想象,实乃容易理解。如果监督不到位、制度有缺失,洋奶粉同样会出现问题;如果消费者过于信赖,甚至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就容易让洋奶企忘乎所以。当庞大的中国市场集体迷恋洋奶粉,当洋奶粉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售罄,甚至供不应求,便难免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状况。更可笑的是,国内有些无良商人发现同胞热捧洋奶粉,索性跑到国外注册一个洋品牌也煞有介事地生产所谓的洋奶粉,结果因质量低劣而害人不浅,对此需要防范。

  洋奶粉会不会走下神坛,不好断言。不管走不走下神坛,对洋奶粉的认识都应该多一份清醒,莫陷入狂热的迷恋之中。当然,无论是洋奶粉还是国产奶粉,都应该坚守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尊重消费者,对消费者负责。而对国产奶企来说,不必幸灾乐祸,更应该在质量上下工夫,在取信于消费者上有实际措施。不管是谁,只要伤害了消费者,就可能被消费者抛弃,因为消费者只相信一点,也秉承着最基本的要求:安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消息称薄熙来案可能在全国两会后开审
  • 体育NBA-科比准三双湖人胜雷霆 热火加时负
  • 娱乐央视春晚半场联排 郭德纲零点前登台
  • 财经新西兰回应奶粉含毒:毒性远比不上盐
  • 科技三大运营商价格战刹车:2012资费微降
  • 博客高房价逼得女白领不敢与穷老公生孩子
  • 读书贼心不死:盘点近年日本战争电影(图)
  • 教育375分以下不能读大学?教授建议惹争议
  •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图)
  • 熊鹭: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主要应做什么
  • 徐斌:城镇化红利大致结束于2015年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 陶冬:日央行出手 美联储观望
  • 赵伟:2013年欧元区起死回生
  • 罗天昊:八大因素造就中国农村衰败
  • 西向东:春运难题源于制度
  • 姚余梁:伦敦超级雾霾对北京咳的警示
  • 于晓华:金圆券改革失败对当代中国的警示
  • 刘杉: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