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论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25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光明总裁郭本恒认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郭本恒说,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一年被抽查4553次,平均每天12.5次,如果这一数据确凿的话,确实让人惊骇。孙本恒所谓的“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就不是矫情,而是抱怨——过于频繁的抽检,让光明乳业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抽检,其精义不在于次数的多寡,而在于能不能真正抽检、抽检到位。纵观媒体披露的一些案例,没有一次是国家抽查出来的,这委实耐人寻味。究竟是国家相关部门老眼昏花、仪器生病了,还是这些乳业太幸运,每一次都逃过劫难?无论什么情况,这都说明相关部门应该改进抽查方式,使抽查真正发挥作用。
光明乳业一年被抽查4553次,何尝不是还债?从常态来说,一家企业不该被如此频繁抽查,相关部门之所以如此频繁抽查,大概是出于强化监管、督促企业重视产品质量的目的。之所以如此,其背景是,国产乳品陷入低谷,正如中国乳协理事长宋昆冈所称,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历史上最沉重的打击,行业信誉发生危机,消费者信心降到了最低点,生产和销售遭受重大损失。要重振消费者的信心,企业就必须恪守质量第一,就应该做好被频繁抽查的准备,也应该意识到再也不能在质量上出现丝毫问题了,否则消费者就不可能再信任国产乳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光明乳业一年被抽查4553次,虽然有些过犹不及,但这是替自己的过往还债,是对中国乳品还债,也是向消费者还债。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中国)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理性判断。乳品要缩小与公众预期的差距,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重视质量,一点一滴地唤回公众的信任。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重视抽查的数量不如重视抽查的质量,当然,监管乳品,仅有抽查还不够。
王石川(江苏 职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