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评GDP超日:竞争力指标比GDP更接近实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4日 22:30  央视

  央视评论员 杨禹

  日本今天公布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日媒报道说,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日本GDP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已经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对此,央视评论员杨禹在《东方时空》中进行了点评。

  【聚焦点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过去的一年以来,大家在讨论的当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我们要冷静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更多地要通过人均GDP这样的数字,更接近于看到中国的实际的国情。其实回顾这一年多以来,无论是国际社会的讨论,还是我们国内自己的讨论,我觉得其实大家所有的聚焦点,都是在聚焦怎么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现在的基本国情。

  【高估或低估中国实力都不可取】

  在今天的国际人士的眼中,他们有很多人是在高估我们的国情,高估我们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也有很多人仍在低估我们的状况。有些人更多的人是看到了我们这样的一些数字上的变化之后,对于他的某些目的,比如说有些的国际的势力,会过分地夸大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后在某些领域要求中国超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位置,来承担更多的所谓的责任。

  那么还有的国际社会它还是对中国现在基本上国情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他看到的中国好像都已经成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中国,他没有看到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地方,有着其他的发展水平。包括我们自己,虽然身边的生活我们比老外更熟悉,但是我们自己利于自己所生活的这块土地,恐怕还有很多我们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国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实际的状况,我们自己也还不了解。通过解读这些数字,大家实际上共同在完成这个了解的过程。

  【竞争力指标比GDP更接近实情】

  我认为GDP总量不能够真实地反映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那么人均GDP,在这方面我们排在世界的100多位。我觉得如果说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面排在第100多位,我觉得这也实际上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我们的状况。我倒觉得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指标,其实比总量的GDP指标和人均的GDP指标,更能够准确地反映中国今天的实际经济的发展状况。

  至于说用什么来评价中国到底现在的竞争力、影响力,我们国内的学者,包括国际的学者做了一些新的讨论,毕竟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在世界上这样的发展状态没有先例,这个指标体系正在建立的过程当中,但是它比我们单独地去看一个总量,或者一个人均的GDP指标都更接近。过去的一年里边有一些类似的分析认为中国的竞争力、影响力在整个世界经济舞台上排在第十名左右,或者第二十名左右,我觉得这个指标更接近于我们的实际状况。

  【公众幸福感来自多种指标发展】

  再有一个,其实我们广大公众,最近讨论一个比较高的指标,就是幸福感,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其实是刚才我谈到的这多重经济指标,共同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的一个结果。比如说我们既到看到总量GDP指标有意义,同时人均GDP指标我们希望它提高,还有很多指标之间需要形成很好的协调关系,比如说我们在“十二五”里边,希望我们居民收入的增长跟我们GDP增长同步,这样的协调关系达成了,我们的幸福感才能一点一点建立起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