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谢幕,万科投资者无需担心没“红烧肉”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盘和林
6月21日,这天一早,王石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段长文:“今天,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在万科股权之争初见分晓之时,王石选择主动让贤,将接力棒交给郁亮,完成他在万科职业生涯的完美谢幕。这家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也将迎来新老交接的关键时刻。这段文字的配图便是王石2003年攀登珠峰时郁亮专程来探望的合影,寓意深远。
这意味着纷纷扰扰近两年的万科股权事件即将落幕。这部跌宕起伏的股权之争大剧情节实在太多,其中也不乏“野蛮人”等狗血剧情,或许一本厚厚的书也难以完整表述其中的功与过、是与非,正所谓“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虽然说经历股权之争后,王石饱受“将情怀凌驾于资本”的诟病,但客观总结万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我们不能不承认,王石仿若一个企业界有理想情怀的“侠客”。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这句形容“大侠”的诗句给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不过,王石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现代社会中也无法将“功名”或“污点”隐藏起来。哪怕是一次单独为女友做“红烧肉”,也闹得天下人皆知。笔者想起《康熙大帝》中孝庄太后一句评价自己的话:将来必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我们暂且不去评论王石的“誉”与“谤”。应该说,王石除了用很少的时间为女友田朴珺做“红烧肉”,30多年来都在为万科呕心沥血,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吃到了王石亲手奉上的资本增值大餐,香美程度绝不亚于香喷喷的“红烧肉”。而今天王石谢幕,谁来为万科的投资者做“红烧肉”吃呢?换言之,继任者及其职业经理人团队是否能像王石一样带领万科继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呢?
从当前提名情况看,郁亮及其团队成为继任者应该是没有悬念的。在王石的朋友圈长文中提到:“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候。他们更年轻,但已充分成熟。我对他们完全放心,也充满期待。”王石从不吝啬对郁亮的肯定与赞扬。
通过更多公开的信息,也有理由相信郁亮能为万科投资者带来同样香喷喷的“红烧肉”。近几年来,王石早就把万科的日常管理交给郁亮,自己去云游、登山、读书,甚至安心给田朴珺小姐做“红烧肉”了。而在郁亮全面接手万科的具体经营管理后,在他的带领下,万科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年销售额从2001年的31.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647.7亿元,15年间增长了114倍。
这得益于王石悉心培养人才团队,使得万科摆脱对个人的依赖,形成良性的制度化运转。王石把万科称作是“集体的作品”,1999年,王石第一次主动让贤,由姚牧民接棒总经理职务,王石则担任董事局主席,使得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锻炼。2001年,郁亮接任万科总经理一职,并由此掌舵这家龙头房企17年。仅此一举,即便经历万宝之争,王石仍然无愧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的美誉。
实事求是地说,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尤其是创始人的离去不可能波澜不惊,必然会对企业的凝聚力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企业的业绩表现也会被波及。但不管怎么说,不能将企业的发展大计系于一人,这是现代企业的要义。正如王石曾向外界反复强调,王石的成功就在于,离开王石的万科,依然运作得很好。同样,作为置身于资本市场的万科,绝不能成为“王的公司”,由资本决定职业经理人的去留,这也是资本市场中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当然,如何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这也是监管者亟待完善的课题。
也就是说,任何一家企业的投资者都不能将市场的“红烧肉”寄希望于某一个人,而应是一个制度———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必须依靠健康良性的公司治理制度将“营盘”打牢固(包括构建职业经理人进退的人才制度),而不能靠某个企业家的“带队伍”能力。毕竟,单一的个体总是面临生老病死、意外等危险,企业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
王石谢幕,留下一个能继续为投资者做“红烧肉”吃的团队,这是王石留给万科的宝贵“遗产”,也是他留给社会的财富与启示。“未来,万科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无论谢幕后的王石选择做什么,也祝福他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陈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