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2日08:01 新浪综合

  [街谈]美联航暴力下客,争议源于规则不公

  来源:南方都市报

  倘若评选近期航空公司“网红”,一定非美联航莫属:继3月底以身穿紧身裤为由,禁止一位母亲带两个女儿登机后,一段暴力驱离亚裔乘客的视频,又让美联航再度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周日,在航空公司超售票的情况下,一名69岁的亚裔面孔乘客被三名执法人员强行拖下飞机。

  从视频来看,被暴力对待的亚裔男子怎一个“惨”字了得,口角鲜血横流,眼镜歪在鼻梁下。被两名航空警察扯着两只胳膊拖下了飞机,衣服被扯到上腹部,宛若待宰羔羊。而在相关报道中,该男子的亚裔身份被有意无意地强调。当然,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来说,客观反映这层身份并无问题。但过分关注这一细节,并想当然地将其与种族歧视关联起来,恐怕还有待商榷。

  依我看,审视这起罕见的暴力下客事件,还是该从乘客与航空公司的消费关系中去把握,关注的第一落点应该是公平,而非其他。如果说航空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被允许,机票超售是一种正常现象的话,要处理好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程序正义和规则公开显然该做好做足。最不济也该保障乘客利益受损的最小化。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则,一般的拒载或者说下客都发生在登机之前,并且是以补偿损失寻找“志愿者”的方式进行。

  此次暴力下客有太多的不正常:一是时间,发生在上机后而非登机前;二是理由,居然是4名公司雇员要坐当次航班。换言之,这其实是内部特权,而机票并没有超售。三是过程,如果确实要有人离开,随机抽取是否就是最公平的方式?毕竟,当事人年龄偏大(69岁),职业特殊(医生),后果可能更为严重(病人等不起)?在有人提出愿意替换当事人的情况下,美联航为何还是一意孤行?

  美联航在下客一事上明显诚意不足:在征集志愿者的时候,他们提出的补偿金额最高只有800美元(内部信中为1000美元)。而据同一航班的乘客反映,如果要搭乘最近的另一航班需要花费1600美元,800美元显然不够,何况这还没有把乘客的时间成本等计算在内。可互为印证的是,美联航CEO事后的道歉轻描淡写,并将暴力下客描述为重新安置下地,对人身侮辱等只字未提。

  有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论点,69岁亚裔乘客遭暴力拖拽,但比这更可悲的是你抵制美联航也没用。原因是美国的航空服务为4家大公司把控,且一定程度上相互持股。表达态度真的没用吗?事实上,正是由于众口一致的讨伐,美联航的股价重跌近6%,创最近8个月之最,市值蒸发了13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1.8万人到白宫网站请愿,白宫有望介入调查并予以正式回复。因此,反抗不公,还是要相信功不唐捐,日拱一卒或许就可以换来多一点改变。 □阡陌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