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4日15:3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推出2016年两会报道特别策划:《两会专家谈》。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等几十位学者发文探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发声国企改革、互联网金融等改革议题。

  冯 科

  自2010年中国从全面反危机的扩张经济政策退出之后,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系列新特点,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为25年来最慢。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充分估计了未来经济增长的困难,将2016年的GDP增速目标定为6.5-7%,这也是中国1995年来首次将目标定在区间。

  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很好,但是从供给侧改革释放出经济增长力量还会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短时间内改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困难。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和判断经济增长的前景和投资机会。

  第一方面,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取向将是双松的,经济增长仍然乐观。从《政府工作报告》来预判,2016年将采取双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货币政策来看,采取适度的银根放松,增加企业或个人的贷款,增加货币的发行量;从财政政策角度来看,继续增加财政赤字的支出,但重点要抓财政资金使用的落实,激励地方政府报项目,推动财政部加大财政资金的使用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6年的目标设定为:GDP目标为6.5-7%,比2015年(7%左右)有所下调;CPI为3%左右,与2015年持平;M2为13%左右,比2015年上调1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取向为稳健略偏宽松);赤字率为3%,比2015年上调0.6个百分点(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上调赤字率和M2目标,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略偏宽松。

  可以预计,2016年中国GDP增长会比预期要好,有可能会达到7-7.5%,但是同时CPI可能会达到3.5%,即可能存在一个强刺激下的GDP反弹并且伴随着物价指数上涨的经济态势。

  第二方面,财税体制改革会加快。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到2014年6月底,财税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获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后,明确了三大任务,除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六大税收制度改革两大任务外,最后一大任务就是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权力和责任、办事和花钱相统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2016年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中国的财税经济将面临重大改革,尤其是在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方面。首先,中央和地方的增值税分享比例将会更加合理。增值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目前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为75:25,地方分享比例或将增加。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保障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支出,能够更好的体现社会公平。其次,合理的增值税分享比例将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真正凸显出财税改革对企业的减税效应。财政部在《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16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其中包括进一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将避免名义减税变成实质增税的现象发生,给企业更多的减税减负让利。

  第三方面,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中国经济的大幅度改革还存在很多困难,而刺激经济短期需求最有效的政策是刺激房地产。中国当前的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房地产投资发挥经济稳定的作用,对工业品进行消费,化解钢铁、水泥以及建材等过剩产能,拉动建筑业、钢铁水泥等后向关联产业。

  特别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大钢构建筑的使用。中国建筑物中的钢使用量不到6%,而欧美的建筑物中钢的使用量可以达到20-30%。欧美国家大部分建筑采用轻钢结构,使用冷弯型钢结构体系是一种密肋型板墙体系。在北美已经有30多年历史并已广泛应用,是一项非常成熟的结构体系。轻钢房屋非常安全,抗震9级不倒且建造速度非常快,可满足建筑业房地产也的需求,商品化程度高。如果解决了轻钢的围护系统,房地产业能大大拉动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使得过剩产能被很快消化掉。值得一提的是: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市场上的钢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前期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对消化过剩产能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大量房地产在过去的几年中囤积了土地但不敢开工,但从2016年1、2月份数据来看,房地产企业开工的面积在加速上升,使得对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大增,使得一些停产的钢铁企业开始恢复生产。从这个趋势看中国的工业制造业指数在第二季会有强劲的回升。

  对于刺激房地产市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可以在适度扩大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同时重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对住房产品进行升级,改善供给质量,以供给来刺激需求。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式是控制增量,调整土地供应节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同时还要消化存量,以增强对周围人口吸引力为目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库存积压严重区域增加道路、医疗、教育等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保障房和棚改回迁房以货币化安置为主;建立良好的金融和法律环境等。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可以进行预判,房地产刺激需求短期内是有效的,房地产的市场至少保持2-3年的繁荣,很有可能这种繁荣的周期能被递延到3-5年。但即便是需求刺激的房地产市场,也会出现分化:一二线城市可能表现更好。一线城市学区房需求可能会下降,非学区房市场可能比较火爆。相比于一线城市,二线的省会城市等核心地段的房子或许会维持上涨势头,可选择性购入。而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来说,投资房地产市场则需要谨慎考虑。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们促进经济短期反弹向好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房地产需求政策刺激下的,未来经济泡沫的处理和不良的负面影响。货币没有去实体,核心去向是维持债务循环和推升房市泡沫。2016年需要警惕房地产市场市重蹈2015年股市崩溃的覆辙。

  第四方面,资本市场的变化主要在于提高监管质量。资本市场从政策上来看是比较稳健的,市场各方普遍关心的有关注册制改革的内容没有出现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而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提出过“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这里预判新三板可能会有机会,新三板可能会很快获得流动性,新三板作为创新的板块推动股票的发行以及对企业融资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重要的选择。主板市场主要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千股跌停的系统性风险,是政策的重中之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把注册制放缓,首先把监管体系改变,把监管质量提高,从严监管,才能进一步推出注册制。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能会面临重大变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混业监管的融合,“一行三会”可能面临着合并或者某种形式被置于一个机构下统管,使得金融监管的政策更加协同。同时也要保持警醒,从全球的经验来看,功能监管还是十分必要的,并不代表“一行三会”简单地综合监管就能够解决当前金融监管的所有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然是比较乐观的,对于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王建梓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