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南北车合并或导致内部采取计划经济模式

2014年11月02日 17:03  中国企业报  收藏本文     

  对“两车”合并的三种担心

  丁是钉

  或许仅仅是一种巧合,在惠普[微博]等大型跨国公司的一片拆分声中,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将要合并的消息震动业内外。而“两车”的同时停牌,也许意味着传闻已久的合并将会成为一个事实。“两车”合并的理由看起来很美好——防止中国企业在国际项目上相互抢单,增加其国际竞争力。目前,外界对“两车”合并的主要担忧是认为行业垄断地位的形成,可能会造成中国国内高铁产品采购成本的增加。其实,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两车”合并后很可能使其内部的运行机制退化到计划经济运作模式,导致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幅下降,产生1+1<2 的负面效应。这种判断主要缘于以下三种担心:

  第一,“两车”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合并后很可能会导致其在内部采取计划经济的运营模式,进而导致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降低。南北两车是2000年由原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来。二者业务结构高度相似,甚至连两个公司关于主营业务的介绍都几乎一样。“两车”在国际项目上相互压价,也是由于这种业务结构的高度重叠造成的。在行政化合并后,表面上看是消除了相同业务单元的竞争关系,那么替代这种竞争的一定是“总公司”分配任务到相应业务公司的运营模式。也就是说,相应子公司由原来分别在不同母公司时的竞争关系,事实上变成了由同一母公司分配业务的车间。这等于把原来的外部市场经济,变成了公司内部的“计划经济”。当竞争压力消失后,其效率和创新能力的降低也几乎成为必然。

  第二,“两车”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不尽相同,合并后很可能形成观念和文化上的冲突或对立,从而造成公司治理的困境,导致企业竞争力削弱。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80%以上的公司重组会遭遇失败。在中国的国有公司中,重组后因班子不和、各立山头所导致的企业内部帮派现象也屡见不鲜。“两车”分立已有15年的历史,各子公司领导层的培养和任用都会与母公司层面的用人风格、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两车”旗下分别有多个控股子公司,管理层人数众多。行政化合并后,由于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的调整,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高管及员工的利益损失,由此可能会引发公开的或隐蔽的人事斗争。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三,“两车”的市场策略各有侧重,合并后这种市场定位的不同必将消失,在与国际巨头竞争中的灵活性丧失,将会导致一些丢单问题的产生。尽管“两车”在国际项目上常常会扮演竞争对手的角色,并导致一些本来能够高价中标的项目低价中标,但从市场竞争和招投标规则的技术层面来分析,在大型国际项目的竞争中,通常会有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和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等主要公司参与竞标,并不是两个中国企业间的竞争。即使两车中的一个不参与竞标,也不能保证标的一定会落入参与竞标的中国企业囊中,更无法保证一定能够高价中标。比照国内招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情形,两个重要的中国企业同时参与同一项目的竞标,在某种程度会对参与竞争的其他跨国公司形成一定的压力;并且两家中国企业的不同竞争策略,也会加大项目落入中国企业囊中的可能性。不能单从相互压价、两败俱伤的角度去看待“两车”在国际项目中的竞争。

  换一个角度看,“两车”的行政化合并等于为这个行业里的跨国公司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只剩下的一家企业,究竟是会变得像想象中那样更强大,还是会脱离理想化的结局使得竞争力减弱甚至消失,显然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两车”的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都是在其从原来的母体里分拆之后,由于彼此的竞争性成长而创造的成果。当初只有“一车”时,中国的轨道交通设备非但没有现在这样强大的竞争力,相反还要从发达国家进口。人为消除了竞争后,是不是也会破坏由竞争产生的竞争力?这个问题也许还要等待事实来回答。

文章关键词: 南北车计划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内蒙冤案受害者母亲:上访9年定有包青天
  • 体育马布里32分北京胜广东 篮协遭上海队炮轰
  • 娱乐警方证实胡东吸毒 尿检呈冰毒类阳性
  • 财经我国四大银行排全球最赚钱公司前8位
  • 科技三星推两款中端手机应对中国厂商
  • 博客日本“暴走”少年飞驰而过的青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英语女神老师走红 上课从不点名(图)
  • 徐斌:最疯狂货币实验目前未见分晓
  • 朱大鸣:提振房地产消费要面对两问题
  • 陶冬:美联储动手 美元出彩
  • 洪榕:抓住A股牛市改变人生
  • 水皮:千金难买牛回头
  • 冉学东:A股为何不惧QE退出
  • 邱国鹭:科技热的冷思考
  • 谢百三:股市处于牛市 来之不易
  • 杨国英: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利大于弊
  • 商寅泉:任志强退休对房地产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