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中国住宅用地不能满足城镇化需求

2013年12月10日 11:19  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不断攀升的房价始终牵着中国人的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近日,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在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采访时,谈论未来的房地产行业格局会有哪些调整和发展。中国企业家网现将精彩观点节选如下:


图为: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资料图)

  未来地产格局

  未来的房地产格局中,大的房企会越做越大,小的会越来越小。三中全会以后,可能更多的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70%,意味着需要40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而现在只有190亿,市场需求仍然很大。即使是城镇化基本完成了,每年楼房也有约5%的折旧,大概有20亿平方米,我们每年竣工量也就十几亿平方米。美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很多年了,可是为什么每年还有相当的改造?为什么万科还要跑到纽约去投资?说明还是有机会的,不要以为从总量最大到总量适合的时候就没有房地产了,只是有人干别的更挣钱的东西,这是个选择问题。

  更多的开发商会在城镇化过程中偏向于持有商业物业,比如说王健林。这就是说,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更多地会向商业物业转移。香港的前七大地产商都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基本上将持有物业的盈利从20%上升到60%以上,而卖房子的盈利则缩小到40%以下。也就是说,过去全是卖房子,现在变成经营房子,也叫房地产。至于地产金融化的尝试,三中全会告诉大家会进行金融改革放开金融市场,干不干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去干。比如说万科成为徽商银行最大的股东,但是它本身不是做金融的,所以还是需要有专业资质的从业人员去经营。当股东和自己去做是两回事,要分清楚。

  房地产投资前景

  在一个正常的土地制度中,土地的价格曲线是中间最高,离城市越远,价格越低。但是在中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农村的土地不值钱,但是政府一征地土地就值钱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地制度,就是一个合理的曲线,而现在不是。中国住宅用地的稀缺性不能满足城镇化需求,导致居住地价远远高于其他地价。

  但是不要把三中全会的政策解读成可以随便在农村买房,有个“经过政府规划批准”的前提,然后才能流转。小产权房还是不合法的。但是什么时候收房产税和物业税不清楚,可能从试点到立法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一届常委可能看不到了。也许下一届是人大授权立法,不是国务院授权立法。

  至于投资房子的问题,我认为大企业的研究力量确实更雄厚一些,它们选择城市的时候,可能是看到这个地方的人均GDP、单位GDP及人口增长速度处于上升期,而住房开发的速度处于落后期,所以会选择更有发展潜力的城市进驻。但并不是大房企所有的计算都是成功的,它们在某些城市也有失误。不过总体而言,中国的大趋势仍是处于高速城镇化的阶段,大多数地区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考虑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8个城市被罚5千余万
  • 体育欧冠曼城3-2逆转拜仁 C罗进球皇马2-0
  • 娱乐李亚鹏谈王菲:她不过问事业 我更有钱
  • 财经低退休年龄群体或先延退 多为体力劳动者
  • 科技电信4G最快明年初公众“试商用”
  • 博客柴静:一百年前医患关系让人感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中老师编降龙十八掌称练成考高分
  • 永新人:推迟退休有人欢喜有人忧
  • 冉学东: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正在打架
  • 梁建章:人口红利之后是人口负债
  • 黄有光:政府干预生育理由不成立
  • 慕容小散:“各种宝”高收益的背后
  • 张庭宾:人民币升值是这样推高楼价的
  • 何亚福:养得起孩子 养不起计生办
  • 叶檀:制造企业大量倒闭怎么办
  • 齐格:许家印是个局外人
  • 赖伟民:三中全会对楼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