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工资上涨过快将压垮中国制造业

2013年11月15日 01:39  经济参考报 

  【推荐阅读】跨国制造业巨头频现回流:中国工资12年涨4倍

     日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在“中国-欧洲就业与发展”演讲会上发发布了《2013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该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于2004年到来之后,工资上涨迅速,超越了劳动生产率的限度,将加速减弱中国经济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导致经济在工资减速过于剧烈,无异于一种休克疗法。

  蔡昉指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于2004年到来之后,从2011年开始,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这种人口转变态势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反映,就是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企业招工难愈演愈烈。作为一个必然的结果,普通劳动者工资以强劲的势头上涨。

  “以农民工的平均工资为例,2003-2012年期间,在外出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工资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2%,2011年更达到了21.2%,2012年在G D P增速降到7.8%的情况下,农民工工资照样增长了11.8%。”蔡昉认为,鉴于长期以来工资水平的提高滞后于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工资上涨无疑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均衡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

  蔡昉同时指出,工资增长归根到底受到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制约。我们引用一项针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直接进行工资上涨和劳动生产率的速度对比。该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尽管很快,仍然没有赶上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工资上涨的速度,因此,如果计算一个综合了工资成本和劳动生产率因素,从而可以反映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单位劳动力成本,可以看到,在2004-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的名义小时工资提高了72.7%,快于小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导致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了16.1%。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的情况下,那些生产率提高速度低于平均水平,因而在工资增长中竞争力逐渐减弱的企业感受到压力,及至不能改善则难以继续生存,生产率提高表现好的企业则在竞争中胜出,因此,整个经济结构经过优胜劣汰而实现升级。”,蔡昉认为,整体而言,工资上涨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则制造业比较优势乃至竞争力的下降速度过快,没有足够的调整和改善时间,则会使过多的企业面临困境甚至猝死,投资撤离和企业大规模外迁,就会形成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休克疗法,反而不利于顺利转型。(金参)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将向菲灾区追加1千万元救灾物资
  • 体育国足预计首发:郜林搭武磊 孔卡告别中国
  • 娱乐刘德华否认太太怀孕四个月 称多谢关心
  • 财经专家:养老双轨制并轨职工或还是吃亏
  • 科技思科等公司因棱镜门在华遭抵制
  • 博客吴奇隆前妻马雅舒:我没多占他1分钱便宜
  • 读书"绝命书"曝光:怕死的江青为何自杀
  • 教育“史上最难就业季”谁之过 新浪教育盛典
  • 郑风田:安徽新土改试点的四点价值
  • 永新人:独生子女的父母靠谁养老
  • 叶檀:拆分中石油 阻断油荒气荒
  • 齐格:记者是档子什么活
  • 江濡山:国企改革到底难在哪里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的来龙去脉
  • 张明:互联网金融行业几大潜在风险
  • 水皮:2020年从2013年开始
  • 易鹏:三中全会重在平衡
  • 叶檀:李氏商业帝国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