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经济增长不愿也无力再追求高速度

2013年11月09日 10:54  财经国家周刊 

  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再度引发市场的猜测:增长与改革这两个命题,谁将主导未来的经济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在近一段时间,“改革”显然被认为是接下来一段时期的关键词。

  但稳增长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任,对地方政府来说尤其如此。临近年末,河南掀起“稳增长调结构百日攻坚战”;湖南、陕西等地方政府通过下发文件或者召开会议,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守底线”。利用财政结余资金加大投资、上项目仍然是主要手段。

  地方政府很看中“经济增长底线”概念。一般认为,衡量“底线”有两个关键数据指标,一是经济增长率,一是就业水平。

  按“十二五”规划、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等官方文件及分析人士的普遍看法,全国目前能承受的经济增长底线在7%至7.5%之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继第二季度回落后又重新上升。10月份,官方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较为乐观,连续4个月回升至51.4%,创18个月以来的新高。

  虽然GDP进入中速增长区间,失业率却并未明显上升。人社部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是连续三年保持在4.1%后的第一次下降。

  国家统计局认为,单位GDP 创造的增量与前几年相比明显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从而增加了就业岗位,中国15-60岁劳动力资源绝对量从2012年起开始步入下行区间,是经济增速下降而失业率没有大幅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整体无忧,但就业率中的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比如,相比之下,大中专毕业生调查失业率比较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失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日后更长的时间里,就业的稳定性可能将从依托于总量增速,逐步转变为依托于结构改革的进程,这也更加反映了改革的紧迫性。

  对于未来的经济政策将如何安排,国家统计局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的宏观政策导向,比以往的预期更加明确,“有宏观政策调控区间和相应的政策储备”。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有一些对短期增长与长期改革都不利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应该成为经济政策的发力重点。

  首先,是资金配置扭曲。大量的信贷等资金配置到房地产、政府隐性担保的基础设施领域,导致资金价格不断攀升,挤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其次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三四线城市现在供给大于需求,同时土地供给宽松,过度炒作的城市房价已经开始下降,一些地方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迹象开始出现。

  第三是产能过剩持续严重。记者了解到,国家统计局最近做了一个41万家的企业调查,其中25万家是大中型企业,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仍处在去库存化过程中。

  这一态势也得到了数据的印证。在10月份的PMI分项指标中,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6%,产成品库存指数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至45.6%,都位于临界点以下。因此,在GDP与PMI数据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依然有一些政府人士与专家对未来经济增长表示不同程度的忧虑。

  在“底线思维”下,未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预期将保持稳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中国一直都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经济在相对比较低的水平波动,退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使经济增长掉到底线之下;货币政策仍为稳健或者说中性,央行调控的初衷似乎是有所收紧,但实际的结果是达到中性。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褚建芳预测,201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今年相比,应该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多位专家表示,基于目前经济运行的现状,未来的经济政策将在增长与改革两个目标之间平衡,经济增长不愿也无力再追求高速度,改革则会选择稳步推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告破嫌犯被抓
  • 体育MVP榜:詹姆斯榜首 CBA广东53分胜四川
  • 娱乐张学友否认恋女助理:纯粹是工作情谊
  • 财经专家:每年延迟退休数月对个人影响不大
  • 科技Twitter纽交所上市首日涨73%
  • 博客薄瓜瓜最艰难一年是如何度过的(图)
  • 读书机长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神秘飞行
  • 教育土豪妈20万替女儿请家教 新浪教育盛典
  • 谢百三:改革后为何贫富差距这么大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及路径
  • 洪平凡:欧美央行的堂吉柯德精神
  • 马光远:作秀式调控是房地产紊乱之源
  • 陈永昌:中国养老面临五个独特问题
  • 徐斌:本周末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命运
  • 端宏斌:一篇文章搞懂中国的房价
  • 张捷:美联储QE政策前景及影响分析
  • 刘杉:促改革将替代稳增长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