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的次日,位居涨幅榜首的北京迅速发布7条“升级版”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对原有的信贷、税收、限购、限价等调控手段进一步强化的同时,将推出一种新的住房品种——自住型商品住房,用以补充供应端的结构性缺口。这项政策属首创,虽然方向积极,但实际效果恐未必尽如人意。
北京推出自住型商品住房的目的在于解决广大居民的自住型、改善型购房需求。对政策落实情况不佳、房价上涨预期强烈的北京楼市来说,上述举措推出无疑有积极意义。“新国五条”虽在年初落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违规骗购、拆分价格、逃避监管等现象屡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削弱政策效果。在房价持续攀高之时,北京有关部门释放出强化执行的信号,对改善市场预期大有裨益。同此前通过压制需求降温楼市的调控思路相比,北京此次推出的楼市新政在供应端明显发力,不啻为有益尝试。
然而,仔细检视自住型商品住房这个全新的住房品种,却不难发现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从解决自住型、改善型购房需求的主要目的看,自住型商品住房显然具备商品房性质,且政府部门也未将其纳入保障房范畴。但是,从其价格和户型所受到的限制看,商品房所具有的自主定价权和自主设计权又不复存在,且“自住型商品住房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原则上5年内不得转让”的规定与现行的保障房规定相一致。这种矛盾的要求使自住型商品住房的性质难以界定。鉴于自住型商品住房受到的价格限制,业内人士更愿意将其视作限价房。
在我国5类保障房品种中,限价房所受到的争议很大。因其定价方面的保障房属性和销售方式的商品房属性相交叉,限价房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由于“限价”给房企带来利润损失,限价房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如果自住型商品住房只是限价房的一个变种,市场效果恐怕会打折扣。
事实上,即使不对其性质做出深究,单从其具备的多项属性上看,自住型商品住房市场前景也显得不容乐观。
首先,从供地方式上,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方式以“限房价、竞地价”为主。这种方式属北京首创,已在市场中有所尝试。在北京为数不多的几宗“限房价、竞地价”地块的出让过程中,因“限房价”对项目利润带来的损失,这些地块的热度远不及纯商品房地块,个别甚至有流拍危险。若未来大规模采用,能否被市场广泛接受还是未知数。
其次,从面积要求上,自住型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最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预计明年5万套的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将占全部新增供应的50%以上。这样,此项措施就变成了“90/50”政策,与此前的“90/70”政策异曲同工。从后者所受到的市场冷遇和最终不了了之的结局看,该项政策的市场前景难免有些黯淡。
最后,从价格上看,自住型商品住房要求销售均价比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低30%左右。对价格的限制就等同于对项目利润的挤压,为保证利润,房地产商更倾向于在生产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这对房屋质量带来的隐患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三方面要求外,有关部门对自住型商品住房在出售和利润分配方面的规定,均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因此,这项看似创新的政策举措,不仅未能向市场化调控的思路靠拢,反而陷入行政性调控的惯性思维中。这种调节市场的做法,更是在引导预期,而可能很难给供需关系带来实质性改善。
在房价快速上涨势头面前,热点城市出手稳定楼市显得十分必要。但是,楼市困局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处理中也需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复杂的市场局面决定了“有形之手”在短期内还不宜退出,但这只手该如何发力还需仔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