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铁总的改革要往哪儿改

2013年05月23日 02:19  潇湘晨报 

  [社评]本报评论员周东飞

  千呼万唤,铁老大终于改革了。一个部门分成了两大块,一块是国家铁路局,一块是铁路总公司。如今,铁总的机构编制有了眉目。你认为是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吗?是的,是叫改革,可是改革后的内设机构不仅没有减少,反倒是增加了。

  媒体报道说,在铁总的总部层面,原铁道部旧有的职能部门除公安局之外,其余部门被改换名称之后全数保留下来。原铁道部的“司”,被改成为铁总的“部”,但级别仍一样。此外,铁总还增设了物资管理部等一些新的部门。垂直层面,原铁道部下属的18个路局(包括青藏和广铁公司)仍全部由铁总管理,此前盛传的地方路局合并并未有明显动静。

  尽管说,这次铁老大改革能够实现政企分开已经是极大不容易。但是,既然是政企分开了,政要有政的样子,企也该有企的样子。作为企业,铁总不但没有把过去政企合一时代的部门精简掉,反倒是增加了一些部门,这怎么让普通老百姓去理解改革的目的呢?改革是要做加法,还是要做减法?当然不是简单的加或减,但是在大的方向上,肯定不是要让机构越改越多。特别是铁总作为企业,理应按照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去规划和设计自己的部门构架。要知道,原铁道部是政企合一的体制。如果那一套可以原封不动地继承过来,那改革的必要性又体现在哪里?

  有人说,不能光盯着人家没改的地方说事,改了的地方怎么就看不见,铁路公安局不是消失了吗?拜托,那是上一轮铁路公检法改革的结果,跟这次铁路政企分开改革不是一回事。减少的还不止一个公安局呢,在此前,铁路的检察院、法院不都剥离出去了吗?那时候的成果,能算在铁总改革的功劳簿上吗?所以说,取消公安局只是铁路公检法改革的余绪,而不是这次铁总改革的开端。这唯一的减法,大概本来是要作为亮点来指出的吧。如果时光倒转,这个点真的是可以好好亮一亮的,可惜今天早已经灰了。

  改革,在民众看来是希望。在某些被改革者来看,就是一种撒娇的借口。你刚说政企分开,他就高叫着要涨价,不是改革了嘛。既然要拿改革的尺子量我规范我,那就休怪我拿市场的规律说事,涨价,涨价,涨到火车票比飞机票还贵,看你们还嚷嚷改革不嚷嚷了。你刚说要机构改革,他就马上增设部门,不是已经企业了嘛。既然我都已经是企业了,行政机构改革那一套规矩,就规范不了我,约束不了我,我要怎样便怎样。企业还有自主经营权呢,多设置几个部门,多安排一些人员,这都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不劳外界操心置喙。如果改革就改出这么一个更加恣意作为的铁老大二世,那么这样的改革还有价值吗?要知道,铁总虽是企业,却仍旧是国企。民众对它的监督,仍然天经地义。

  当然,关于一些计划中的改革为何迟迟不启动,有关方面的说法仍然是委婉而客气的,甚至看上去有些客观。比方说,路局整合改革未启动,那是因为如今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这样的说法,未免让人想到2008年的冰灾。原本提上议事日程的铁路改革,因为这个原因而推迟。改革要有一个轻重缓急,这原本没错,可是铁路改革也同样有一个乘势而为的问题。铁路改革历经了重重阻力终于启动,在改革之前就应当有一套完整和成熟的操作方案。特别是对铁总而言,到底要怎样来履行一家巨型国企的职责,这决不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铁路局和铁总分开设置,这不是铁老大实现政企分开的全部内容。如果改革后的铁总仍然像原铁道部那样,机构设置与职能行使都沿用不改,那么企业的行政化与政府部门的经营化,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称促成金正恩访华是朝鲜特使使命
  • 体育NBA-詹皇3双 热火加时绝杀步行者 视频
  • 娱乐张歆艺杨树鹏确认已领证 曝病榻前求婚
  • 财经北京单日卖地35亿 政府控房价决心遭质疑
  • 科技深圳市交委:打车软件不成熟影响监管
  • 博客芮成钢:当名人是种遭遇 恐怖龙卷风(图)
  • 读书市委管家权力博弈:秘书长大结局
  • 教育毕业后平均薪酬低致一流高中生不愿学医
  • 育儿海关总署辟谣:奶粉限邮令是假消息
  • 李光斗:第一季度广告数据透露的秘密
  • 罗天昊:卖不卖出海口?考考朝鲜朋友
  • 叶檀:中国应停止大学扩招
  • 黄小鹏:安倍的第三支箭能射多远
  • 李光斗:中国特色的交接班模式(组图)
  • 冉学东:新型城镇化舆论或将淡化
  • 商寅泉:楼市最好的调控是不调控
  • 谢作诗:固定汇率真的不合时宜了吗
  • 陶冬:中国的统计数据很神奇
  • 安邦智库:美国国债市场风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