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雅安地震反应中国的企业公民在成长

2013年04月22日 06:19  证券时报网 

  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许多企业快速反应,出钱出力,参与救灾。在这些企业的身上,是一批批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国企业公民的身影。

  一串串的公司名和捐款数字令人感动,从汶川、玉树到今天的雅安,在近几年历次灾难的磨砺中,中国的救援机制在完善,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壮大,中国的企业也在成长。

  记得几年前的汶川地震,网络民意还只会盯着哪家企业捐了多少钱。那些不捐或少捐的企业,便会遭到网络暴力的攻击,而不少企业似乎是被逼“认捐”,暗底下的攀比也是难免。

  今天的雅安地震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已经自觉自愿地去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捐款,还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做出力所能及的服务,比如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免费通讯和免费WIFI,高速路公司提供的免费通行,银行提供的信用卡还款延期等等。

  当灾难来临时,这些企业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怎样为震区提供更多服务,在救灾中体现自我价值。而舆论显然也已经表现出更大的宽容度,没有再盯着捐款数额排排坐。当企业将自身价值与民众福祉联系在一起并更加自觉自愿去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就是企业逐渐成长为企业公民的标志。

  就社会责任而言,企业必须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对消费者、投资者以及员工负责,对环境保护负责。笔者认为,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仅仅看交了多少税,为慈善捐了多少款,还要看这个企业在对待一些人和事,一些大灾大难面前的所作所为,也可称之为道德层面的责任。

  不久前一个放在车上的婴儿被歹徒连人带车盗走并残忍杀害,随即有某汽车经销商居然在微博上做广告,称其所售汽车的精确定位系统可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该事件引起网民强烈抗议,最后该经销商删除微博并道歉。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进行事件营销,这种企业必然要遭唾弃,而发灾难财的公司就更加令人不齿。

  尽管目前不少中国本土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还比较浅,有的企业把环保支出视为一种负担。更有甚者,把慈善捐款当做一种营销手段。但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企业家们所展现出来的,是作为企业公民的风采,其传递的正是企业公民的正能量。比如在这次地震中,由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收到了大量善款,该基金理事会由王石、枊传志、马蔚华、马化腾、马云[微博]等知名企业家和学者组成,监督善款的使用。

  事实上,知名公司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标杆作用,人们对其抱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要求,而它们也确实比普通企业更具号召力。因此,这些企业更应该率先让自己成为企业公民。

  对于那些身处震区的上市公司来说,它们本身就是需要救助的对象,因此如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进行自救和救他,做好信息披露,让监管部门、媒体和投资者以最快速度了解公司情况,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这也是企业公民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
  • 体育英超切尔西遭秒杀2-2利物浦 曼城1-3热刺
  • 娱乐中国好室友地震救出6台电脑1只龟(图)
  • 财经雅安地震直接损失百亿级 企业捐赠一览
  • 科技工信部禁止电信运营企业擅自发商业短信
  • 博客韩寒:救灾志愿者也需要反思 地震专题
  • 读书官员世家子弟的爱恨离愁:两代官
  • 教育今年北京高考降低难度为学生减轻负担
  • 育儿妈妈晒虐女照片称被老公打后就打娃(图)
  • 赵伟:房价真跌了会引发什么
  • 张庭宾:美联储高盛难逃操纵金价嫌疑
  • 叶檀:雅安地震摧不垮市场信心
  • 冉学东:房地产调控的几个制度死结
  • 黄永耀:中国红十字会的困局与悲哀
  • 沈建光:中国应建发展财政部
  • 连清川:收费凤凰不如鸡
  • 何亚福:人是最可宝贵的吗
  • 辜胜阻:当前经济有六大潜在风险
  • 张化桥:企业分红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