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实行渐进式改革

2013年02月27日 03:40  证券时报网 

  ICIS(安迅思)高级信息经理廖凯舜: 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实行渐进式改革

  证券时报记者 周少杰

  日前,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全球石化、能源及化肥行业研究机构ICIS(安迅思)高级信息经理廖凯舜认为,当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已有控制地间接与国际接轨,未来将有可能进一步改革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此前,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据廖凯舜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对成品油定价主要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辛塔(Cinta)原油现货为基准,三地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国家制定最高零售和批发限价,企业可在此价格自由定价。同时,政府调价还考虑通货膨胀、经济整体格局、舆论压力、节假日以及终端用户、炼厂承受能力等因素。

  “现行定价机制仍然不完善。”廖凯舜认为,由于调价周期长,不到位,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利润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上仅上调50%左右,离调整到位还有一定价差,为后续调整及新定价机制推行增加了难度。

  廖凯舜称,有关部门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方案已于2012年提交国务院,待原油及CPI回落到相对低位、国内外价差不大时正式对外发布。新方案执行后,将与国际油价加快接轨,炼厂及零售毛利有望扩大。

  据透露,新方案将从原来的22个工作日收缩到10个工作日,原油价格变化幅度超过4%或者2%方可调价,定价由此前国务院审批调整成备案制,并由第三方机构发布;三地原油价格基准可能发生变更,权重可能修改,或者将考虑WTI和Brent原油期货价格;仅公布一个全国最高零售限价,各地根据供需情况及运距制订其实际零售价。

  廖凯舜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最终方向是市场竞争、企业自主定价,但改革过程是渐进式的。一方面,政府担忧完全放开管理之后,价格大幅攀升,不利于经济调节;另一方面,原油进出口未完全放开,市场竞争不足不能完全形成合理价格;同时,舆论担忧垄断加剧。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实行分步走。”廖凯舜分析认为,2012-2013年,国家将完善细节,部分定价权下放,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与国际接轨;2014-2015年,国家将建立中国原油和成品油定价中心,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接轨,石化企业政策性潜在亏损将消失;2015年以后,国家将放开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只规定硬件的门槛,如储备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媒体称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向广东
  • 体育亚冠-穆里奇传射恒大3-0浦和 舜天1-5
  • 娱乐伊朗抨击奥斯卡最佳影片如中情局广告
  • 财经大学生申请公开发改委调油价依据
  • 科技淘宝店过户将开禁:离婚过户先试水
  • 博客董路:李双江儿子真实年龄不是谜(图)
  • 读书历史上著名的十次航母交锋(组图)
  • 教育小学匿名调查:680个孩子收406万压岁钱
  • 育儿北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 李光斗:大陆电影电影离奥斯卡奖还有多远
  • 杨易君:中国油价机制有多黑
  • 安邦智库:中国能够承受等待改革的成本吗
  • 姜广策:如何把基金从一亿做到三十亿
  • 叶檀:养老金改革需要反特权与反民粹
  • 张明:周小川的十年总结
  • 章玉贵:楼市调控已成空前博弈
  • 于刚: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有什么特点
  • 清议: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 陈思进:末日博士鲁比尼会再次猜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