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评论:雾霾与两桶油的背后联系

2013年02月06日 09:06  中国经营网 

  许一力

  成品油标准提升上的这种困局,再度显现出了行政干预在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垄断企业身上的乏力。

  雾霾事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但关于污染的原因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日前,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给出的回答具权威性: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中,机动车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

  看来汽车尾气占据了主因,这再度暴露了我国成品油标准滞后的问题。受制于成本的问题,中国以二三线城市为主的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施的是国三标准,而与欧美现行的成品油标准相比,国三在污染物排放上达到西方国家标准的5倍到15倍之巨。于是,中国的汽车排放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怪现象——以不足美国一半的汽车保有量,创下了超出同样作为大都会的纽约10倍的PM2.5排放。

  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中国成品油标准的全面升级已经是势在必行。可笑的是,中石化甚至已经在着手大规模引进相关设备来促进国内油品升级,但核心问题在于,相关的费用有70%需要由消费者承担。

  莫非绝对垄断的两桶油何以无法承担标准改革的费用么?

  中国的高油价是大家公认的,中国收入不如美国,但油价甚至超过美国。按去年年中的数据,美国为3.89美元/加仑,而中国则高达4.01美元/加仑。而且还没算美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不另收费的前提。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国内成品油标准国三到国四的改革,还要从消费者身上刮一刀,实在是让人有点“被卖了还要帮人数钱”的错觉。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按照中石化自己的解释,是因为它的下游原油加工企业的连年亏损。实在难以想象,国内绝大多数民营炼油厂必须以每吨超出中石油中石化1300元的价格接受原油供给,但这些民营炼油厂绝大多数保证盈利。而绝对垄断地位的两桶油的旗下公司,却是大幅年亏损700亿。我们姑且接受这个论调,事实上,我们大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两桶油的年亏损700亿。

  以这次成品油标准提升为引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成品油品质提升,对于硫含量的要求越严格,相应的成本也将提升的越多。正常情况下,以国三到国四的升级,每吨油大概要提价200元左右,然而两桶油来说,这个提升成本则很可能大大超出这一范围。

  成品油标准提升上的这种困局,再度显现出了行政干预在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垄断企业身上的乏力。

  背后原因很震惊: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劣质油进口国。

  目前,国际上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得克萨斯和伦敦国际原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都是轻质低硫油,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以及东京市场交易的迪拜原油,则是重质高硫油,该种油的现货价格较低。轻质原油每桶50美元时,劣质油则仅为30美元左右,这种劣质油不仅成交量稀少而且含硫量极高。而中国却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劣质油买家,国内目前进口的油品中超过一半是重质高硫油,低成本高售价,极大地抬高了中国石油巨头们的利润空间。

  中国的石油巨头以低价格进口劣质油,再用优质原油的价格倒手给自己旗下的炼油厂。这样的下游炼油厂能不有巨额的亏损么?而石化双雄的上游企业自然享受巨额的利润。

  尤其去年以来,随着中东局势的复杂化,轻质和重质原油之间的价格越来越大——由于利比亚内战,该国160万桶每天的轻质原油从国际市场上消失了,为了平衡供需,沙特提高了供应量,进而导致重质原油价格承压。就在中东局势的动荡中,拥有更好的重质原油加工技术的中石化享受了更多的利润。在这种大趋势之下,国内石油巨头越发将加工重质原油当成了看家本领,纷纷从国外进口相关设备。

  只是这样的加工并非是无限制的,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两桶油成为了阻挠国内成品油标准提升的中坚力量——去年春节期间环保部两度延缓重型柴油车国四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因很简单,油品的标准编制机制仍然维持着大型油企说了算的局面。

  劣质油的重质、高硫、高酸一直是原油加工的难题,成本的高昂更是毋庸置疑,被迫接受油品提升,则意味着石化双雄用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劣质油进口无异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一直享有国内成品油定价权,将低买高卖玩得顺风顺水的垄断巨头们断然难以接受的。两桶油绝不会轻易向嘴边的肥肉说不——除非相关部门接受一个条件:将油品质量提升的成本分摊给消费者。

  这就自然形成一种困局:一旦相关部门妥协,消费者便将再度陷入成品油涨价带来的尴尬境地,而如果放置不管,则中国的大气污染则很有可能再度迎来一个新的高峰。然而无论结果如何,两桶油却仍能坐拥高昂的原油差价,享受垄断利益链条最顶端的高收益。

  成品油标准提升上的这种困局,再度显现出了行政干预在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垄断企业身上的乏力。

  成品油标准提升上的这种困局,再度显现出了行政干预在同样拥有政府背景的垄断企业身上的乏力。中国曾经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行政手段培养了一批巨头,然而在释放了这些庞然大物的同时,却缺少了同样行之有效的制衡手段。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打破垄断,是必然的也是行业唯一的出路。中国需要通过成品油标准的提高还城市一片蓝天,同样需要通过开放市场、强化权力制衡、勇于将改革的利剑指向既得利益集团,来还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一片蓝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方称我军导弹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
  • 体育WCBA山西神奇夺冠 CBA广东常规赛封王
  • 娱乐童星宫傲漂亮女友曝光 微博甜蜜互动(图)
  • 财经国务院批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 科技苹果128GB版iPad国内正式上市
  • 博客人物:袁厉害有20套房 女婿:岳母被诬陷
  • 读书揭秘:周恩来是否策划离间毛泽东和江青
  • 教育女儿未过保送生考试 母亲自责自己失败
  • 育儿17个月大男孩超萌击球引围观(图)
  • 金岩石:城市欲望空间是房价涨跌幕后推手
  • 陶冬:美国债市离拐点不远了
  • 姚树洁:赵本山退出春晚的反思
  • 倪金节:地方投资狂潮再起
  • 章玉贵:中国30年内难以超越美国
  • 黄鸣:太阳热产业路在何方
  • 熊鹭:人民币走出去正当时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
  • 钮文新:别了 周小川
  • 连清川:赵红霞照片与媒体的伦理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