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吴伯凡:遗忘常识的代价

2013年02月04日 11:56  21世纪商业评论 
光伏产业。资料图 光伏产业。资料图

  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说是一场寒冬,中国最大的十家光伏企业的债务共计高达1113亿元人民币,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的边缘。当我们追溯尚德失败的原因时,发现尚德所犯的错误尽管后果相当严重,但都是一些相当初级的、稍有常识的人就能看出来的错误。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说是一场寒冬,中国最大的十家光伏企业的债务共计高达1113亿元人民币,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的边缘。

  无锡尚德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龙头,是无锡市的地方名片。如今它已经陷入到内外交困之中,我们很自然的想到无锡尚德遭遇如此重大的失败,一定有一些深刻的教训。但当我们仔细的追溯尚德失败的原因的时候,我们甚至有些失望。尚德所犯的错误尽管后果相当严重,但都是一些相当初级的、稍有常识的人就能看出来的错误。而且犯这种错误的并非尚德一家,中国规模较大的,而且与尚德现在一样身陷困境的光伏企业,如江西赛维、天河光能、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

  正如我们在商业史上所看到的,不少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决策和执行错误事后看起来都是相当低级的错误,那些犯下致命错误的企业领导者都是一些高智商的人,他们却犯下普通人都不会犯的错误,恰恰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聪明到可以藐视常识,无视显而易见的事实。

  常识的特点在于拥有了常识并不能保证你成功,这也许是聪明人轻视常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你一旦忽略它就可能陷入失败,而且往往是重大的失败,任何一个有商业常识的人,如果对光伏产业有所了解的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极高风险的产业。有人说他是两头在外的一个产业,市场和核心技术都在外面,没有内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行业。其实应该说他(光伏业)是一个三头在外的企业,不仅市场和核心技术包括关键设备在外面,而且核心原材料也在外面的这样一个行业。

  不拥有核心技术注定这个所谓的高科技行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其实不过是一种来料加工业,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把它当做是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扶持,其实它是一个进入门槛非常低的行业,正因为进入门槛低所以光伏企业它在全国四处开花很快就形成了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状况,自相残杀的价格战在所难免。

  如果重拾普通的制造业,中国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本土原材料的价格低廉的优势,但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材料只能来自进口,在原材料价格上我们不具备定价权,如果产品的价格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大幅的压缩,直到零利润甚至是亏本销售,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在于光伏产品的市场是一个没有内需支撑的市场,在中国光伏均产初成气候的时候,中国99%的光伏产品都是销往欧洲市场,买家在这场交易中具有天然的主动权,我们的产品上也没有定价权,从一开始中国光伏企业就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只是刚开始这种状况显现的不是那么明显。

  随着光伏企业的纷纷上马,尤其像尚德这样的企业为了取得规模优势,以非理性的速度进行了产能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就给大幅度的压低价格,扩张的产能成了无效的产能。而这一切并不是意外,预知这个格局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和智慧,只需要投资和经营的常识,巨大诱惑让中国的光伏企业把这些常识忘的一干二净,眼下惨痛的结局,不过是遗忘常识的一个正常的结局而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否认曾称恶劣天气致车爆炸引发塌桥
  • 体育意甲巴神两球米兰2-1 CBA北京双杀广东
  • 娱乐台湾歌手潘安邦去世 曾唱《外婆澎湖湾》
  • 财经油品被倒逼升级 500亿成本或转嫁消费者
  • 科技报告称上海电信网速最快 福建浙江随后
  • 博客石述思:中国式讨薪缘何又掀高潮?
  •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1913大选与大决裂
  • 教育九天2.38万 拷问国考面试天价培训(图)
  • 育儿幼儿园长舍命斗持刀男子被砍伤(图)
  • 王巍:我们能否超越金融创新的历史
  • 金岩石:解除一胎化之前该做什么
  • 张明:日本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张庭宾:危机转盘快要转到中国了?
  • 杨再平:做金融不妨借鉴都江堰及灵渠
  • 罗天昊:上海哪点比北京强
  • 李玲:中国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 西向东:再谈为何要赦免贪官
  • 金岩石:雾霾背后的水资源危机
  • 张化桥:股民为什么越来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