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中海油购尼克森挑战在后:管理分歧等或致失败

2013年01月11日 01:10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徐沛宇

  吸取了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中海油去年7月提出的以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的交易,似乎已经离成功不远了。该交易已经获得了加拿大政府的批准,一旦完成交割,这将成为中国石油企业真正走进发达国家的首例。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不仅要支付151亿美元现金,还将承担其43亿美元的债务,总共194亿美元的代价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新纪录。如此巨大的投入,对于中海油来说能获得什么呢?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海油是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通过收购尼克森公司,可以使其国际化的进展进一步加快。更重要的是,中海油通过收购可以快速提升产量规模,以更快的速度追赶其他大的石油公司。

  据中海油测算,收购尼克森将为其带来约20%的产量增长,约30%的证实储量增长。同时,可以使中海油的储量更加多元化,在已有的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项目上提高资产比重,并且战略性地进入北海海上盆地和加拿大的霍恩河盆地。

  另一方面,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交易“对整个中国能源企业界来说都有标杆意义”。董秀成说,此前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获得的项目大多都处在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地区,具有较高的风险,此次若能成功收购尼克森,则是中国油企第一次大规模地走进发达国家的市场。没有真正走进发达国家的油企,不能算是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这桩具有标杆意义的收购最终完成的可能性已经较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加拿大政府的审批,中海油就已经扫清了完成交易的一个重要障碍。

  何曼青认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更大的困难也许还在后面。她说,从以往经验来看,管理理念分歧等因素常常会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最终失败,此类案例占海外收购总数的一半以上。

  不过,无论中海油的此次收购能否成功,“向发达国家进军”或许都将成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下一个重要方向。

  “从商业风险的角度来说,发达国家具有更成熟的市场环境,收购发达国家的项目具有更小的商业风险。”董秀成说,“走向发达国家市场”应该成为未来“走出去”的重要思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英媒称薄熙来可能在两会前受审
  • 体育篮协罚单:麦蒂遭禁赛 三裁判共停哨20场
  • 娱乐《林肯》领跑奥斯卡提名 少年派11项紧跟
  • 财经肯德基致歉药鸡门:仍把责任推给供应商
  • 科技专访库克:中国会成苹果最大市场
  • 博客方舟子:有人冒充我老师 出租车为何难打
  • 读书黑色内幕:国民党突袭钓鱼岛被谁阻拦
  • 教育扫地僧为考研女生划重点 女生感动落泪
  • 育儿儿子成绩差父亲扒光其上衣-16℃街头罚站
  • 张卫星:喜迎人代会行情是最失败行情
  • 吴木銮:养老金缺口需要靠财政解决
  • 杨卓舒:制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
  • 罗天昊:世界第一是中国最大的画饼
  • 陈永昌:我国今年经济运行面临五大压力
  • 陈虎:楼市再暴涨是不是真相
  • 赖伟民:诸葛亮的战略错误导致刘备失败
  • 王东京:经济结构调整为何调了30多年
  • 李伟民:谁在用手提箱把现金带出国门
  • 郑风田:农民异地市民化的成本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