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叶檀:我国成品油定价不能参照美国油价

2012年11月22日 02:4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 叶檀[微博]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进入改革窗口期,全球油价稳定,中国国内通胀压力较低。

  预计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进入三部曲: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是第一步,即挂靠布伦特、迪拜、辛塔三种原油现货价格,时间为22个工作日,价格变动幅度为±4%;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第二步,是缩短工作日,即从22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左右,以免国际国内市场有充分的时间猜测中国价格,囤积居奇,或者快速去库存;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第三步,即通过建立成熟的期货市场,结合现货,形成真正的中国价格。

  必须要正视的现实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缺乏原油定价话语权,因此,目前参照三地的定价模式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一方面大量进口原油;另一方面缺乏期货市场、缺乏战略储备,社会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定价权旁落。

  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未来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还将大幅上升,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虽然近几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未来能源消费还将大幅增长。

  如何定价才能避免太阿倒持,将定价权拱手让给交易对手?首先要保证选入进口主要地区、全球具有市场重要性的地区的油价,而不能把美国的WTI(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作为重要参考价格而列入定价模型。

  中国原油主要进口源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2010年原油进口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沙特、安哥拉、伊朗等国家是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2011年,中国的海外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进口份额分别为51%和24%,伊朗为中国仅次于沙特和安哥拉的第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国,沙特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19.91%,伊朗占进口总量的10.99%。我国进口量最大的沙特、西非等地的原油都是以迪拜原油为标杆的,而我国的中石油等大型油企的油价同样以迪拜价为标杆。因此,中东的迪拜油价对中国至关重要,在定价系统中不可或缺。

  中国油价没必要以辛塔油价作为参考,辛塔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北口油港,是亚洲中硫油的基准价格。这一价格对中国毫无意义,中国大型油企并没有以辛塔价格作为基准价,而印尼目前是石油净进口国,中国不可能从此地大规模进口原油。

  中国油价更没有必要以美国WTI价格作为参考。在国际能源市场中,欧洲洲际交易所的Brent(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直和纽约商业交易所的WTI原油期价并列成为全球基准原油价格。但目前,布伦特期价影响力超过WTI。今年4月,Brent原油期货合约月成交量超过纽约商业交易所WTI原油期货合约70万份,自1995年彭博开始有此数据以来,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交易量首次超过纽约市场。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的投资者参与Brent期货原油交易,全球2/3的现货石油价格依据Brent原油期货价格定价。

  “WTI代表北美,Brent影响全球”,因为美国能源自给率上升,北美市场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下降,美国得意于能源创新成果,以及未来对能源价格的控制,对WTI价格的全球影响力暂时放松,任由此价沦为区域价格。此时,有人提出让中国油价与WTI挂钩,莫名其妙。事实上,对于中国油价来说,最重要的迪拜与布伦特原油。

  中国油价最终要走向自主定价,在国际定价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原油没有定价权,要找到准确的定价标杆,布伦特与迪拜最为重要,拒绝美国、印尼等相关度低的市场价格。而在争夺期货定价权的过程时,要打开大门,欢迎诚信的、各方实体与金融市场人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张高丽不再兼任天津市委书记 孙春兰兼任
  • 体育欧冠切尔西0-3尤文 NBA新帅助湖人3连胜
  • 娱乐范冰冰曝素颜床照 抱怨睡觉遭拍(图)
  • 财经湖南质监局: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
  • 科技世界第二大树:20层楼高有3200年历史
  • 博客汪小菲:反驳不实报道 潘石屹:被索5亿
  • 读书林彪最爱的少女为何最终惨死于他手中
  • 教育10岁男童拟退学 称不想葬送理想于考试
  • 育儿玩蹦蹦床致颈椎移位男孩险瘫痪
  • 如松:戳穿几件画皮
  • 王小广:外来人口应纳入保障房长远规划
  • 郑风田:白酒塑化剂悲剧的元凶
  • 罗善强:不要错误地把股票卖在了底部
  • 安邦智库:中国产业发展道路处于十字路口
  • 叶檀:明后两年中小企业将大规模倒闭
  • 陈思进:为何房地产热会引发金融危机
  • 黄鸣:店商转型不能简单复制传统电商
  • 张化桥:小微贷款的基础设施在哪里
  • 张明: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