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燕赵都市报:如何拨开白酒塑化剂的迷雾

2012年11月21日 17:53  燕赵都市报 

  □特约评论员 洪乐风

  前天,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消息,迅速在网上发酵。随之,该上市公司迅即停牌应对。当天白酒板块也竞相下跌,重创低迷不振的A股市场。据统计,短短数小时内,资本市场上超过330亿元的白酒市值便灰飞烟灭。

  比起虚拟经济的货币损失,一场似乎由食品安全而蔓延开来的恐慌,更令人忧心忡忡。“塑化剂”一词进入公众视野,始于台湾地区去年六月的“塑化剂风波”,当时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闻之色变的“塑化剂”本应用于工业,食品中的超标添加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问题在于:众声喧哗中的“白酒塑化剂”的真相究竟如何?

  追逐真相,岂能只听当事双方自说自话?一边是某网站记者言之凿凿的“深入调查”,一边是该白酒生产商坚决否认的回应。对此,公众“宁可信其有”的思维惯性,不经意间又放大了迷乱的情节。而后,中国酒业协会在一份较为中肯的声明里,明确指出:“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遗憾的是,第一时间的声明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断章取义”淹没了。

  面对是是非非,公众期待真相。真相的产生,不可寄望于各执一词的情绪宣泄,而只能依靠监管的权威与公信。无数事例已经证明,信息公开永远是抚平恐慌焦虑的最好良药。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作为“不信谣、不传谣”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倡导公众的独立思考与成熟判断,在提高权利意识的同时,更应培育起公民的责任意识。但在不对称的信息场中,公众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难以辨识纷繁芜杂的资讯。因此,拥有监督执法权力,尤其是先进检测设备的行政机构,对待公众的知情权应当责无旁贷。至于突发的公共事件,公权力更应肩负起拨迷雾、求真相、正视听的关键责任。

  另一方面,化解争议背后的利益冲突,第三方的公信力必不可少。扑朔迷离的流言蜚语,往往都源自利益纠结的驱动:白酒酿造工艺本来无需添加塑化剂,“超标”是否无意为之?国家尚未出台酒类塑化剂标准,又何来“超标”一说?联系今年白酒股的飙升,“做空白酒”是否空穴来风?而台湾“塑化剂风波”事发17个月,至今未见一份权威、超脱各方利益羁绊的检测报告,不能不说是谣言骤升的诱因之一。

  信息公开得越快些,谣言越无处藏匿。昨天,我们欣慰地听闻,涉事企业所在地的省市两级质监部门,已经火速行动起来,立即展开了相关执法检查。然而,无论事后的回应如何及时,终归属于亡羊补牢,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均难弥补。所以,积极主动搞好日常监管,未雨绸缪披露相关信息,才能让公共政策防患于未然,才能将谣言消弭于萌芽之中。

  有公开信息,才有公民信心。事态发展至今,我们期冀相关部门早做检测、早出报告,早点澄清白酒这一民族传统品牌的是与非。更进一步,公民信心又不止于食品安全的个案。长久来看,信心的积累更多来自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在法治社会中,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利,不仅要求“勤于公开”,更在呼唤“善于公开”。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审慎确保公众知悉一切应当知悉的公共事务,他们才会对政府和未来始终保持满满的信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张高丽不再兼任天津市委书记 孙春兰兼任
  • 体育欧冠切尔西0-3尤文 NBA新帅助湖人3连胜
  • 娱乐范冰冰曝素颜床照 抱怨睡觉遭拍(图)
  • 财经新浪金麒麟论坛 任志强:调控影响幸福
  • 科技世界第二大树:20层楼高有3200年历史
  • 博客汪小菲:反驳不实报道 潘石屹:被索5亿
  • 读书林彪最爱的少女为何最终惨死于他手中
  • 教育10岁男童拟退学 称不想葬送理想于考试
  • 育儿玩蹦蹦床致颈椎移位男孩险瘫痪
  • 王小广:外来人口应纳入保障房长远规划
  • 郑风田:白酒塑化剂悲剧的元凶
  • 罗善强:不要错误地把股票卖在了底部
  • 安邦智库:中国产业发展道路处于十字路口
  • 叶檀:明后两年中小企业将大规模倒闭
  • 陈思进:为何房地产热会引发金融危机
  • 黄鸣:店商转型不能简单复制传统电商
  • 张化桥:小微贷款的基础设施在哪里
  • 张明: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
  • 辜胜阻:三个平等是十八大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