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
没人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据媒体披露,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竟存在着意想不到的致命危险,第三方检测显示,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目前这一场“塑化剂风波”已经波及到整个白酒行业。
只不过,民众眼里的“致命危机”在产业协会那里实在算不上什么。11月19日晚,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食品安全领域的报道当然要讲一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白酒产品是否塑化剂超标,并不能凭空断定。媒体报道参考的依据,是卫生部关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标准规定,白酒算不算食品,是不是适用该规定?权威部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仅凭中国酒业协会的声明,自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但凡行业协会,无论乳业还是酒业,基本都是为本行业代言说话,所以,他们单方面的“澄清”,并不具备公信力。
维护本行业利益已经成为行业协会的“专属功能”,酒业协会在这方面表现的同样突出。2011年6月,塑化剂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久之后,酒业协会开始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却未将相关情况公诸于众。
白酒产品的塑化剂危机被隐瞒了17个月之久。为什么要隐瞒?酒业协会大概也知晓塑化剂将危机人体健康,否则,在发现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成分后,酒业协会也不会联合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开始调研。在酒鬼酒没有爆出“塑化剂丑闻”之前,这场危机一直在暗处涌流而没有公之于众,酒业协会无非是担忧,一旦将信息公开,白酒业将遭到重创。事实也证明了这场危机对白酒业的重创程度:酒鬼酒丑闻爆发,白酒板块爆发“寒战”,11月19日,白酒板块大面积杀跌,市值一日蒸发328亿元。
几乎和所有食品安全危机爆发的路径类似,白酒业陷入“塑化剂危机”后,缺乏“相关监测标准”,“没有塑化剂监测这一项”,成为其反驳和辩解的理由。有关食品专家也确实证实了“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白酒塑化剂的检测标准,现有检测均以卫生部规定为依据。”但是,涉及公众身体健康的行业,万万不能以“监测标准缺席”来打“擦边球”。在标准缺席的情况下,行业自律便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是,以现实而言,行业自律往往是靠不住的,这个时候唯有“信息公开”才能自证清白。而一场潜藏的危机如果只是“内幕”,民众无从得知,一旦爆发后,食品行业中残存的那一丁点儿信任,也将消失殆尽。
白酒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酒业协会如今这一“普适性”的解释其实更具“危害性”。白酒中为什么会有塑化剂,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信息,对公众而言至关重要。当这些疑问尚无定论时,公众宁愿相信“坏消息”,尽可能不去消费白酒。
在这一场风波中,除了表态“基本论”的中国酒业协会能保持淡定外,其他人只会心存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