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时评:假扮洋鬼子是乳企救命稻草吗

2012年11月09日 15:30  人民网 微博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游玩教育”很丰满,应试考分很骨感

  背景:江苏南京弘光中学开了一门“玩”课——乡土文化课。在语文、历史、地理、美术四科老师合编的教材引导下,学生们1年至少要玩20个景点,并用图片或文字记录寻访过程,而那些不爱玩不会玩的学生,肯定要“挂红灯”。

  华商报发表乔志峰的文章:据学校表示,“乡土文化课”有望帮助学生摆脱网络游戏,甚至课外班的束缚,教给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家长也可以借助这项课程,通过举家出游密切亲子关系。其实,开这门课程最起码还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够让孩子更多接触社会,提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能够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家乡,培养和加深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因此,我觉得“乡土文化课”堪称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益尝试,这个可以有。现在的部分中国孩子既不会“玩”也不敢“玩”,他们被应试教育压弯了腰,被父辈的过高期望逼得透不过气来。甚至,“贪玩”的孩子还被定义为“坏孩子”,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一个学校的教育者大胆地推出了不以提高考分为目标的“乡土文化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给点掌声吗?至于说到“强制”两个字,也不见得完全都是贬义。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作为大人和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养不教、父之过,严师出高徒,这些古训和金玉良言,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尽到对孩子的教导义务。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其实跟“应试教育”一样,属于应当摒弃的错误教育理念。

  小蒋随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游历感受祖国河山,涵养胸襟、润泽心田,这种想法确实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首先,学生未必有这个时间,平时就不用说了,节假日的各种辅导班早就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对许多孩子来说,哪怕能休息一天、多睡一会都有些奢侈,一年玩20个景点可能吗?如果社区花园也算一个“景点”,凑数与应付可期。再者,老师与家长对这件事有没有促进的动力,在应试与分数至上的背景下,乡土文化课只能是“选修”,碰上语文、数学、英语只能“靠边站”。还有就是开销问题。有统计说,一个人玩遍国内5A级景区,仅门票就要花费22536元。再加上来回路费、吃喝、住旅店等等,开销更是巨大。未成年的学生自己出远门不靠谱,全家出行费用还会翻几番。对许多工薪家庭而言,一年出一趟远门就令荷包“伤不起”,玩遍全国、周游世界难道不是传说?不具执行力的计划,只能归入纸上谈兵。为学生减负也好,开阔孩子眼界也罢,得拿出实在可行的举措,玩虚的没用。

  假扮“洋鬼子”是乳企的救命稻草吗?

  背景:在国产奶粉被质量问题带入寒冬之际,部分国内乳企穿上“洋马甲”取暖。据说,6300元人民币就可在澳大利亚注册一个商标。因为在澳大利亚注册时间比国内晚4年多,雅贝氏乳业陷入“假洋品牌”质疑。

  华西都市报发表王聃的文章:今年,就有多家乳企被爆出仅在国外注册,而从原料到生产销售都是在国内完成。事实早已经证明,洋品牌的乳粉也不是天使。它不仅时不时爆出“质量门”,偶尔产品召回与赔偿的态度也不尽如人意,但相比于某些本土乳企,它仍然具有更高的消费者认可度。国产乳粉产品改头换面为洋品牌,一方面自然是想通过提价赚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曲线自救”。在生产者看来,相比于其他自救路径,“换脸”或许是成本最低的。市场之中,只有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产品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也并非不知要找回行业信任与国内消费者信赖,需要的是产品质量上看得见的改变。只是,它们或已习惯了低标准的生产模式,习惯了此种模式下的高利润获取。在此种心态下,在少数国外商标注册公司的苟合下,假的洋乳粉品牌就自然出现了。对于当下的本土乳企来说,进行彻底的转身并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转身是必要的。倘若再陷入过度的利益依赖路径中不可自拔,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它只能造成更多消费者的流失。无论如何,有一条底线是必须被遵守的:乳企自救,也别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小蒋随想:说到底,许多商家还是怀有“混一天算一天”心态,根本没有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思想与努力。某些商家未必不知道“假洋鬼子”的身份迟早会被拆穿,但得过且过、蒙一个是一个心态,让它们毫无羞耻地穿上“洋马甲”。只要广告打得猛,网上“五毛党”吹得凶,一些不明真相、崇洋迷信的消费者真就买账。就像“宇宙牌”香烟一样,如果这个牌子臭了,可以换另一个牌子上马。大不了就是关门大吉,能多赚一天钱干嘛不赚?尤其对于中小乳品企业而言,提高产品质量与工艺,必然会大大增加成本,中小品牌卖得贵,会有人买吗?说到底,国内乳品行业早已陷入恶性竞争。看看商店里的牛奶与酸奶天天“促销”,你难道没有意识到价格战是把双刃剑?消费者看似得到了实惠,但商品质量有没有保证真得两说。对于乳品企业而言,如何在价格与质量上取得相对的平衡,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是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中共宣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体育达纳拉赫中超MVP 德拉甘最佳教练舜天6奖
  • 娱乐刘欢确认退出好声音 身心疲惫情感透支
  • 财经10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7% 创33个月新低
  • 科技商务部拟推促进网络拍卖新政
  • 博客一百个逃离北京理由 最失败金庸主角
  • 读书伟人也单身:历史上十大著名光棍(组图)
  • 教育小学生当班长耍官腔 2012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9岁女生孝德课上跪求爸爸原谅(图)
  • 艾诚:美国大选是一场关于人民的论战
  • 李剑:人均实际购买力翻一番是最大挑战
  • 马光远: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启动
  • 陈虎:如何诠释十八大倍增目标
  • 叶檀:GDP 人均收入2020年翻番意味什么
  • 时寒冰:人均收入翻倍能否改变中国国运
  • 张捷:巴塞尔枷锁与评级霸权制约中国
  • 李光斗:美国大选 罗姆尼有五大失误
  • 蔡成平:日本经济真的严重依赖中国吗
  • 王海滨:世界进入经济危机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