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去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全球太阳能需求下降和欧美贸易壁垒持续发酵,当下光伏产业可以说是遭遇“寒冬”。日前,国家电网[微博]公布了《做好分布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从11月1号开始,6兆瓦及以下容量的光伏发电项目可以直接在当地电网公司申请并网。当前光伏产业面临的困难都有哪些?并网能不能成为光伏企业打开国内市场的“一把新钥匙”?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研究中心研究员易鹏、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曾经风光一时,如今上演空城计,光伏产业为何遭遇寒冬?利好举措能否给深陷困局的光伏产业带来新动能?
浙江衢州市开化县是有名的光伏产业基地,这里聚集了四十多家光伏企业,但记者日前来到开化工业园区后却发现,大部分光伏企业大门紧锁,厂区里也不见人迹,很难听到机器运转的声音。
邓仕海(开化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整个市场的影响,美国的反倾销,欧盟的反倾销,造成企业订单了少,或者价格比较低,造成企业困难比较大。
一到八月,开化县18家较大规模的光伏企业,工业总产值已从去年同期的20.1459亿元降到9.5583亿元,同比下降一半还多。当地光伏产业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做单晶硅片。大都提供给国内光伏业的龙头企业,再由这些大公司,进一步组装后出口到欧美。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开化县的光伏企业数量,开始迅速增多。企业平均的利润率达到30%,这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进入。但去年下半年由于遭遇欧美反倾销调查和行业的产能过剩,整个光伏产业陷入困境,一些后入行的光伏门外汉们没想到冬天这么快就来了。
10月26号,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向屋顶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筑,家用光伏发电设备这样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将免费接入公共电网,条件是,要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十千伏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第二个是单个并网装机容量,不超过六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张正陵(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六兆瓦是个什么概念?六兆瓦的光伏发电,太阳能板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4亩。所以六兆瓦完全涵盖了,我们国家目前所有的屋顶光伏和光电建筑一体化,包括农村的小型的庭院的这样的光伏发电项目,全部能够包含。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自发自用剩余电量上网后,国家电网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全额收购。类似河北保定光伏一体化酒店这样的用户,不仅可以免费接入到河北电网,还可以免去每度店7里5的,系统备用能量费。日前公布的《中国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指出,2015年,将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集热面积,也将增长1.8倍,达到4亿平方米,这将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
易鹏:能源消耗放在了中国 但是海外在使用清洁能源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一个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很重要原因在于光伏是再生能源。全世界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再生能源,是因为有气候变化的共识,但自从哥本哈根峰会没有达成共识以后,全世界很多国家就开始打退堂鼓。因为气候变化的共识、机制在动摇,这自然也波及到了光伏行业。为什么全世界现在,尤其是美国在液燃气这一块发展非常迅猛,从一年大概100亿立方米的生产量到现在到1800亿立方米,结果液燃气的提升对石油价格和天然气的价格就有很大的打击,那么石油和天然气这种传统的化学能的价格往下走了以后,那么再生能源本来价格就很高,那这个市场均衡点的距离就越艰难,那光伏找到市场的空间就越困难。
之前,我大概接触过20多家光伏企业。总体来说,我们光伏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没有掌握,我们主要靠我们的能源,靠我们的资源消耗来支撑光伏企业的发展。对于污染这一块,大概有不同的说法,但它消耗大量的能源是事实。因为我们要提高光伏这个产品,我们通过太阳能,这是清洁能源,我们在获取这个清洁能源过程中,光伏的制造过程中间,有这么一个比例,如果25年你获取清洁能源,那么你大概拿出一年的能源来制造获取25年清洁能源的成本。由于以前我们国内的光伏企业的市场主要在欧美,大概90%在欧美,国内大概用了就几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可能很多的能源消耗放在了中国,但使用清洁能源的在海外。
海外还有一个原因,因为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它使得了欧美使用的国家和地区,没有那么足够的财力在那补贴,当2008年到了多晶硅,光伏行业发展到一个顶峰,是靠欧美的大量财政补贴扩大了市场,但目前这种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市场诉求在下降,那么中国的光伏企业空间也自然也在缩小。
刘戈:中国的光伏企业都有脆骨症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除了外围原因以外,石油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油价高涨的时候,各种新能源的政策就会出台,然后大家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而油价一旦降了下去以后,可能这件事大家又忘记了,然后又去享受比较低的油价来进行提供的能源。回到国内,我们这个产业增长的太快了,它是一个吃偏食长大的孩子,实际上有脆骨症,是大而不强的。五年之内,每年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增长率。当企业在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当中,一旦遇到寒流,也就是现在欧洲和美国的贸易壁垒的影响,另外现在每瓦需要的价格下降的这么多,这些企业很难支撑住,它的资金链就会发生问题,尤其它过去几年的资金链和资源是依靠大量的地方的支持和投入。
我们现在最著名的两家企业,一个是江西的赛维,一个是无锡的上德,他们在这些年的过程当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土地,融资、定价等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支持,甚至一些政府提出来保姆式服务,把这个孩子当成一个重点,像熊猫一样的保护对象。这样扶植起来,它体量变的很大,但是骨头不硬,当遇到挫折的时候,遇到外界环境变化的时候,它求生的能力很差。
易鹏:光伏产业必须要救 能解决大量就业和扩大内需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光伏产业必须要救,因为这个行业有很大的生产规模,它解决了大量的就业。最关键的是,全世界关于气候变化的共识基础性还是非常牢固的,再生能源发展是必然的结果。而中国的光伏在发展中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展了这么多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需要外界来救它,使得它能更健康的发展。
国家电网的举措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你要指望它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是有待于观察,我认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它能扩大内需。因为我们分布式光伏这一块中,它占国内的市场中50%以上,比如2015年,规划就是我国关于分布式光伏这一块,大概有15兆瓦这么一个容量,首先是免费,那么小规模的六兆网的光伏企业的积极性会提高。第二,因为当前光伏企业的信心非常动摇,感觉目前光伏企业一片漆黑,但是我们通过这种新的政策告诉大家,预示着从国家层面对光伏行业是看好的。尽管现在有坎坷、有压力,但未来的明天会好的,会坚定行业中一些规模比较大,技术较为先进,目前市场份额比较多的企业,它能坚定信心共度难关。
当然,我也看过六兆瓦左右的、小型的光伏发电,我们要知道几个数字。第一,光伏一兆瓦大概现在投资1千万左右,如果六兆瓦,大概是六千万左右。第二,每产生一兆瓦光伏的面积,占地面积达4亩,如果是六兆,要24亩,在这种状况下,意味着比较大的工业企业可能用光伏来采集电源。再有就是工业园区,或者比较大的医院、学校,因为它的面积要有一定地要求,同时它投资还有一定的实力,所以总体而言,基本上每个家庭不太会做这个事情的,但一些有中等规模的企业,或者中等规模的机构,它会成为光伏发电的一个新的潜力点。而且我国的这一部分的机构数量是非常多的,以前之所以大家没有这个积极性,因为电不能储存,在电不能储存的情况下,如果光伏每次设计的时候,它要根据它最高标准来做,但如果有了电网调峰的作用的话,我多了给电网,少了从电网那儿拿过来,这样也一定程度减少它投资的规模,也提高它的积极性,而它的积极性一提高以后,就会给中国的光伏行业扩大很大的内需,所以目前我们国家支持光伏行业发展,甚至于很重要的一点是扩大内需,把这个内需的市场扩大,从而解救或者拯救目前的光伏企业。
刘戈:通过鼓励措施实现对光伏产业的救助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种救法和以前地方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支持是不一样的,它是在终端上进行补贴。也就是说,电网承担一部分的社会责任,以高价来购买,那么一些光伏发电企业生产的多余的电由此来刺激内需,因为我们以前实际上是一个光伏设备的生产大国,但不是一个光伏发电的大国。那么我们只有大概10%的光伏的发电最后并入到网里,现在我们通过免费接入可以使更多的分布式的光伏的发电站进入到电网里,而且购买它的多余的电量,这样可以刺激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这样一个互相之间的流通,最后实现对于光伏产业的救助。
其实从电网的角度来说,是不喜欢这些分布式电站的,因为实际上分布式就是小电站,六兆瓦以下,它为什么定这么一个杠?就是这样一个规模的电站,如果它自己出什么问题,那么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就像一个房子有几根柱子,如果它是一根小柱子,对于整个房子不会发生大的影响,如果是一个大柱子,那可能整个房子就塌了,所以电网要考虑它的安全性。所以在以前,它通过设置一个门槛,也就是说,你接入我的电网要交钱,这部分钱是用在协调整个电网的技术水平,但是现在这部分由国家来补贴,这就鼓励那时候的小电站,你发的电我也要,就像在一个团队里,原来都是精兵强将,现在要给你配几个老弱病残,你原来是不要的,因为他们对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有影响。但是现在国家花钱给补贴,那么你把这个队伍收罗进来以后,通过培训,让它稳定。通过这样的一种措施,鼓励那些小的已经建设的一些分布式的电站能接入到电网里。能够派上用场,也鼓励投资的积极性。我如果建了这样一个小型的分布式电站,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多余的电还可以以一块钱的高价卖出去,基本上能够抵消我的成本,所以这就是一个鼓励的措施。
曾少军:光伏企业的困境主要在于过分依赖海外的政策市场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目前光伏企业的困境主要在于,以前是过分依赖海外的政策市场。在美欧陆续对中国进行双反的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利润的下降,行业的不景气是必然的。我对未来的发展的前景是依然看好,有三个方面的路径可供大家选择。第一是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到国内新能源市场建设中来,用清洁的能源产品,来清洁中国人自己的天空。第二,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欧美之外的海外市场,包括东南亚、非洲、拉美,第三,即使是对于欧美已经对华采取新能源双反的国家,在这些国家投资建设运营电站,依然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总之我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企业,面临了一个整个产业的整合期。那些在技术、管理、营销方面能够持续创新的企业不仅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还会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刘戈:目前的相关政策能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对于那些用户来说,因为现在来讲,如果投资一套光伏的发电设备,目前来说,投资回报率还是比较低的,从2008年到现在,下降了百分之七、八十。有了这样的一个政策,会支持一些企业能够花钱,有了积极性去投入,来建设自己的分布式电站,这个政策能起到这样一个积极的督促作用。
易鹏:光伏产业已严重过剩 要加速行业洗牌的进程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依然认为,应该从三者角度讲,光伏行业可能受益,包括小的光伏发电企业也受益,但是国家电网利益会受损,因为它以前本来收钱,现在不收钱了。在这种格局中间,有两个思路必须要明确。第一,从国家电网的角度讲,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要竖立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方向,可以考虑电网的输电的系统,未来更多地体现公益性,通过智能化的提升,使得不管什么层面的输电企业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层面,通过公益平台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从光伏企业的角度讲,必须要加大优胜劣汰淘汰的力度,我国的光伏产业肯定严重过剩了。既然市场已经残酷地摆在面前,那么让市场建设时候尽量的轻盈,让在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不大,能耗又较高的企业淘汰掉。通过减少光伏企业的数量,提高外来的电网这一个公益平台、公共属性的平台,在这种理顺的情况下,中国光伏企业也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