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卉彤:三方面入手引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7日 11:29  《能源评论》杂志

  文 | 王卉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10年,GDP年均增速为9.9%。2010年,我国GDP达到40万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包括能源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扩张。

  2006~201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76、0.59、0.41、0.57、0.58,相对于2004年的峰值1.6,降幅明显。但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正处于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建设的空间还很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向“住和行”升级,房地产、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整个社会对重化产业仍然存在刚性需求,2006~2010年的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百分比仍然高达9.6、8.4、3.9、5.2、6.0。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也已处于全球较高的水平。因此,探讨生产和生活终端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从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入手,构建居民低碳消费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和生活对碳排放的影响

  孰重孰轻?

  在我国,生产和生活终端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孰重孰轻?本文通过计算1997~2007年11个省的碳排放量与人口总数、人均消费量以及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灰色斜率关联度,从生产和生活终端能源消费的综合视角探讨中国30省区的碳排放。

  本文仅计算1997~2007年11个省的碳排放量与人口总数、人均消费量以及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灰色斜率关联度的原因在于:1995~2007年间,我国的碳排放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而选取30个省区13年的390个数据进行灰关联度分析的工作量又过于庞大,本文依据选择最大、最小和中间值原则,分别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了9个省区,并加选了重庆和宁夏。加选重庆的原因是其在1995~2007年间碳排放量的增长倍数最大(达到381.4%),加选宁夏的原因是其在1995~2007年间碳排放强度的波动较大。

  所选取的11个省区1997~2007年的人口总数、人均消费量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运用本文前面部分计算得到的结果。11省区人口总数、人均消费、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的灰关联度计算结果见表1。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大,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依次递减,即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依次递减。

  居民低碳消费:

  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的着力点

  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等工作的重点一直集中在生产领域。但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的11省区的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量灰关联度的计算结果来看,居民消费(而不是碳排放强度)对终端能源消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碳排放的解释作用最大。

  居民消费对碳排放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居民生活消费直接消耗各种能源,从而产生直接的碳排放,二是居民消费需要赖以实现的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会消耗各种能源,从而产生间接的碳排放。例如某居民购买一件纯棉T恤对碳排放产生影响的途径包括:棉花种植到成衣的制作,再到零售终端,直至买回家后经过多次洗涤、烘干、熨烫等各环节都会排放二氧化碳。

  “十二五”期间,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必然将进一步增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目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 一是对不可再生能源等资源的消耗量小,二是转向消费清洁能源、新能源,三是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低,四是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小,五是消费结果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小。

  推广居民低碳消费模式的途径

  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引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政府和所有公务员应从自身做起,通过制订和实施单位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等活动,在践行低碳消费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次,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一方面,出台激励低碳消费的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再次,加大低碳消费宣传力度。定期邀请相关专家组建低碳消费宣讲团,深入社区、市场、企业、学校、机关等进行低碳消费专题讲座,培养消费者树立低碳消费理念,提高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和能力。

  社会组织对促进低碳消费方式的全民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组织应利用自身分布广且深入社会各阶层的优势,一方面,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的宣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为政府制订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居民也应逐渐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选择、可替换的条件下,首选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节水、节电、节纸、少产生垃圾、旧物利用、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购买电动汽车、推广素食等。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