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周干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曾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建设部副部长。
城市能源浪费问题突出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随之带来城市能源消费需求量的大幅提升,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们要特别关注城市能源消费中浪费问题。
白天,城市里几乎所有的楼宇会所,都拉着窗帘开着灯,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晚上,火车站、机场主干道边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大都灯火通明。而在那些中小城市里,虽然大大小小的高级宾馆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照明温控设施却常年不间断使用。等等,诸如这些,都是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浪费现象。而在国外,特别是德国、瑞士等欧洲发达国家,主要交通干道晚上恰恰是不开灯的,瑞士人解释,晚上大家(包括游客)都需要休息。
能源资源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最长远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关系我们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要有长远打算,要懂得珍惜。最近深圳大停电,长达100分钟,这么大的城市停电100分钟,虽然是个事故,但更是能源节约、环保思想普及的好机会。我们都知道,过去一个家庭的生活用电大概是十几度、二三十度就算多了,现在一个家庭用电上百度(微博)、几百度很正常。生活水平提高了,电用的也多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哪些是可以节约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
城市建设应节能、环保并重
从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要大力提倡节约环保、全面建设低碳环保型城市;城市建设要服务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
从交通与环保的关系出发,电动车的推广必须加快,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我们应该推动电动车技术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好电池等核心问题。但是,要摒弃那种只有技术成熟才能够推广的思路。世界上的大城市,100%用燃油汽车的不多了。在美、日等国,电动汽车跟混合动力汽车几年前就开始推广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试水阶段。我们需要奋起直追,比如,若干年前,北京以自行车王国著称,若干年后,如果别人提及北京,说北京是个电动汽车王国,那就说明我们做得很不错。
当然,作为占能源消费三分之一的消费大户,扩大交通领域的节能效果尤为重要。我非常赞同能源利用节约优先这样的提法。我们要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便捷水平,鼓励人们养成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习惯。北京市现在的公共交通工具取得了很大进步,两万多辆大公交,八百几十条线路,老年人多数免票,地铁的分布里程超过了四百多公里。我们应进一步扩大已有的成绩,改善和提高现有城市交通体系,大力倡导轨道交通,改变人们出行习惯,这不但会减轻地面交通压力,而且对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大有好处。
避开高层建筑陷阱
城市、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设的最高目标,能源消费也是建筑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必须为节能环保服务。
现在建设、购买和使用房屋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越高越好,但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仅谈不上节电,更是对各种能源的一种浪费。因此,我们不主张宣传“第一高楼”。在欧洲,高层建筑很少见,不是不能盖,也不是不让盖,而是高层建筑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当地居民反对盖高层建筑。在德国,像鲁尔这样的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有中心区有少数几栋办公楼是高层,住宅区里根本没有高层。
超高建筑有很多问题,首先,安全是个大问题。因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高层电梯现在顶多升到一百来米,超过了就要换另外一架电梯,两三百米的超高建筑,电梯就要换两次、三次。另外,超高建筑与节能环保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由于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影响了光线的射入,不得不日夜开灯照明;由于墙体不隔热、不挡寒,不得不依赖大功率空调,调节室温;由于封闭性强,不得不常年运行电力通风设施。这些都是能源的极大浪费。有关数字表明,建筑能耗已经达到我国能源总消耗的1/3左右。如果高层建筑、超高建筑不再被人们追捧,城市耗能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将会有所改观,给整个能源供给侧带来的压力会大大降低。
城市管理思维亟待转变
公共管理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是推行节能环保和绿色能源消费的重要保障,也是调动社会资源的责任者和管理者。
为了推广节能和环保的理念,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要出台相应举措,不搞夸张的形象工程,引导人们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加大投入,组织和推进与节能、低碳、环保相关的科技创新,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改造升级旧建筑,形成全方位节能的城市建设潮流。
很显然,要客观认识到,这样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部门决策比较多,所以常常受制于部门利益,也因此,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想有根本的改观,需要更高层面来介入并加以协调。建议舆论和媒体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报道,为高层关注和采纳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并进而改变相应的顶层设计起到推动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