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李途纯们出路在哪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6日 07:31  新京报微博

  原湖南太子奶集团总裁李途纯被拘禁15个月后获无罪开释。有报道称,他不会主动寻求国家赔偿。李途纯说,他只是希望在法制湖南的环境下,让像他这样的一批企业家得到公正对待。(据中国经营网)

  正如李途纯在上述表态中所提及,近年来像他这样因非法集资指控而深陷囹圄的民营企业家,在国内并非个例。这折射出的是合理的民间融资之路布满“司法雷区”,民营企业家成为非法集资犯罪高危群体的尴尬现实。

  我国刑法涉及非法集资的罪名主要有三项,其中又以李途纯最后被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使用最为普遍。但这一罪名实际上将大多数民间融资行为划入了间接融资的范畴,即类似于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再向企业放贷的融资过程。

  其实,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对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监管思路。对于直接融资,监管的核心在强制性的信息披露,由资金供给者自行判断和承担风险。但对间接融资,法律则强调对于金融中介机构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要进行持续监管,对融资中介机构可能导致风险过大的行为均会给予法律制裁。

  将民间融资行为归入间接融资范畴,实质是将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和普通民营企业置于同样的风险管控要求下,如此一来,民营企业的集资行为当然会遭遇“动辄得咎”的危险处境。

  在对融资行为法律规制较为完备的美国,企业自主的融资行为便与证券发行一样被纳入投资类产品范畴,而以备案为主的证券法加以规制。只有银行存款为主的存款类产品才由相对严苛的银行法加以规范。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监管逻辑,直接融资而非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成为美国最为主流的融资途径,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更为多元灵活。

  在我国相对垄断的金融体系下,创造最多就业机会的民营企业家走向民间融资,实际是迫不得已,也是不可避免。

  有鉴于此,对相关法律进行调整,为民间融资合法化留下空间,这既是对法律逻辑的整理,更是对现实诉求的回应。唯有真正将民营企业家从民间融资涉罪的群体性恐慌中解脱出来,才是对李途纯以及更多付出更大代价的民营企业家们最好的补偿。

  □华化成(媒体从业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