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杜鹃:欧美新规考验我国玩具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1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评论员 杜鹃

  7月20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正式开始实施。该安全新指令在2009年6月30日颁布,对玩具的机械、物理和卫生性能作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对化学性能的要求变化最为明显。首次禁用致癌、致基因突变、影响生育物质。

  无独有偶,早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初,美国提出《消费者安全法案》和《玩具测试和安全认证系统计划(草案)》,前者已被批准成为正式法规,后者正在酝酿之中。后者若通过,将实施新的铅含量标准――从目前的300PPM降低到100PPM。

  毫无疑问,撇开贸易壁垒的因素不谈,这三个玩具标准法规的实施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尤其对保护儿童这类最脆弱也最重要的消费群体的利益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作为欧美玩具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中国玩具厂商能否挺住这接二连三的冲击波,尚有待观察。

  可以肯定的是,新法规的苛刻和外贸形势的严峻将加大国内玩具出口欧美的困难:生产企业需要重新评估供应链及生产线配套,原材料及制成品的测试次数要增加,测试费用因此可能以倍数增长,生产过程要延长,出口成本将因此提高。然而,以上因素只是给国内玩具厂商带来沉重压力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形势更是让这些玩具厂商们喘不过气来。通胀因素之下,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企业成本持续上涨。而玩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品不能随便提价,这使得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空间就更低了。此外,周期性的“电荒”、“用工荒”也让玩具生产企业苦不堪言。

  内外交困让玩具业进入高成本经营困难时期。恰在几天前的14日,我国东莞知名生产商素艺玩具在供货商催收账款下突然倒闭;而在玩具产业聚集区汕头澄海也出现了一些无力应对市场变化的小企业转而依附大企业的现象。这些都凸显了当前玩具产业的生存环境之艰难。有业内人士估算,按照目前玩具业的激烈竞争态势,未来5到7年将会有一半企业倒闭。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1-5月,我国玩具出口量尽管取得同比35.1%的增长,但出口金额仅同比增长13.24%,平均单价为0.48美元/个,同比减少16.1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同期进口玩具平均单价为0.98美元/个,同比上升15.12%,是我国出口玩具单价的两倍。出口数量在涨,平均单价在降,其中的缘由不言自明。

  国内厂商如何提高出口玩具的竞争力,如何为部分在欧美碰壁的玩具找到新出路?我们认为,其一,转变生产方式、修炼内功恐是当务之急。玩具厂商应注重发展生产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从劳动密集型生产向机械生产转变,同时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开发新型材料,注重产品研发方面多下工夫,从而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其二,开发内需市场或是明智之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人对下一代的投入也呈现增长趋势,而我国儿童人均玩具消费量每年仅二三十元,远低于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34美元的水平,国内市场显然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将为玩具产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