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薛克智:收费公路乱象背后现实逻辑不可小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2日 07:37  南方都市报

  ———回应昨天南都社论《根治收费公路乱象,亟须公众力量介入》

  作者:薛克智

  摘要:6月14日,中央召开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心对公路收费乱象施以整治,固然是好事,但效果如何,则不容乐观。昨天南都社论强调根治收费公路乱象,亟须公众力量介入。这显然是有的放矢的。

  6月14日,中央召开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心对公路收费乱象施以整治,固然是好事,但效果如何,则不容乐观。昨天南都社论强调根治收费公路乱象,亟须公众力量介入。这显然是有的放矢的。

  社论指出,“收费公路的顽疾并非部门利益相互协调就可以治愈,更大程度上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乃是地方政府。”这算看准了。我们知道,联合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的是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都是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而地方政府与其有紧密联系。为此,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因此而面临诸多挑战和两难选择呢?是否因和谐上下关系,最终以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等名义,听任地方政府继续以维护地方发展和稳定的名义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从而让此次治理成效大打折扣呢?我不敢妄言,这有待观察和评断。

  毋庸讳言,当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以下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在不少地方机关奢侈浪费盛行、财政供养人员庞大等几成痼疾,除了靠招商引资等急功近利的手段发展地方经济,就极力变着法子聚敛钱财,如拆迁卖地、乱收费等等。而收费公路就是其重要的财源之一。可见,频生的病象背后所存在的现实逻辑是强大的。我担心,面对中央部门的号令,地方政府可能喊难叫苦,甚或用类似“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等歪理加以排斥或抗拒。

  社论所提到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即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让人感到GDP的吊诡之处。显然,不修正和完善当下的政绩考评制度,不挤干政绩中的水分,种种政坛怪象肯定会接踵而至。

  社论说,“对于公众而言,必须取得在公路收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话语权,包括通过听证会表达意见,要求收费公路公开收支情况和余款使用情况等。只有公众的目光得以介入,公众的影响才得以发挥,公众的利益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这种期许能否落到实处呢?令人堪忧!

  应看到,公众都是单个的、原子式的、分散的利益主体,他们如何以足够强大的力量参加这场利益博弈而赢得应得的权益呢?君不见,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到了 “啃骨头”的阶段,不少利益集团有着可靠而稳定的权力庇护背景,他们在利益博弈中腾挪捭阖的冲动和能量,显然是不可小觑的。可以说,缺乏足够的力量加以制衡,他们会继续占足便宜。

  公路收费乱象持续多年了,中央政府终于在民怨沸腾的社会氛围中出来整治,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捍卫公平正义。我们该欢呼,该高兴,但如果整治依然疲塌无力,这不但徒增公众参政议政的挫折感,也会侵蚀政府的公信力。□薛克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