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经济日报评论: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9年08月18日 05:55 经济日报

  原标题: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统筹谋划,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形成合力”、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精髓,不断强化“三力”,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形成合力

  京津冀地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三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利于扬长避短,发挥有机聚合效应。北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城市病”突出,水资源匮乏,人口规模过大;区域对比的问题是京津两极显得“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较为“瘦弱”,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破解首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利于破除隐形壁垒、打破行政分割,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经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发挥一核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按照这一要求,就要进一步提升北京的辐射带动能力,消除三省市之间有形与无形的障碍,加快更多新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城市群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发挥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河北城市发展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打造拥有高品质生活、人产城高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城市魅力彰显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此,就要通过实现规划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市群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推动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

  形成合力,重在落实。一体化中要统筹推动重点工作持续突破。比如,共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构建现代化机场群、港口群;建立一体化环境和退出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等环境污染问题联防联控联治,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经济发展联动中,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理顺京津冀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推动金融、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夯实三地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

  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是一个重要方法论和行动遵循。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部署,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被称为“千年大计”。在谋划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他特别强调,要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针对新区短时间内出现炒房等新动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防患于未然,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走弯路,务必系好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颗扣子。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河北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立足平原建城,打造中国特色城市风貌、突出生态治理和保护,坚持稳扎稳打,进一步提升新区规划质量和水平。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上表现出的沉稳和耐性,在快与慢、速度与质量之间的选择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央推进深化改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决心和定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过去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所以,要有信心、有毅力、有办法,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始终坚持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又或者因为遇到难题或工作推进不顺利,就心生畏难情绪,打退堂鼓,甚至全盘否定当初的决策,这些都是错误的,要有长远眼光,大局意识,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坚持战略定力。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以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动力要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改革创新是摆脱增长乏力、收获不竭动力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以弥合发展差距、贯通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就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开展。

  几年来,京津冀三省市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但是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对接协调机制、行政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进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一体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体制机制创新,也是发展方式创新;既是产业创新协同,也是空间布局协同,必须始终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将政策、产业、企业、人才以及资本等创新要素整合,推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李思阳

改革创新 京津冀 雄安新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1 南华期货 603093 --
  • 08-15 日辰股份 603755 15.7
  • 08-14 松霖科技 603992 13.54
  • 08-14 小熊电器 002959 34.25
  • 08-14 唐源电气 300789 35.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