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要求及时转变发展思维

  日前,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正在更慎重地对待地方地铁项目规划的审批。据悉,内蒙古多条地铁项目均被叫停,其中包头市的地铁项目已经进入了建设期。西部一些城市的地铁建设申请也被推迟。

  国家发改委对全国轨道交通建设情况重新评估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13年,中央政府将轨道交通的审批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发改委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地铁项目审批中的角色,其中发改委负责审核由地方政府上报的地铁规划,地方政府负责具体项目审批。这种放权与当时经济增长放缓有关,迫于稳定经济的压力,需要一些基建项目上马拉动经济增长。但是,这种放权容易导致各地竞争性的上马新项目,而不顾及本地交通的客观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财力。

  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国开始重视去杠杆与防风险工作。中国杠杆率不断攀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央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抑制这种趋势,但像已经审批过的交通基建项目依然需要大量债务融资,或者通过伪装成ppp举债。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要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总目标,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必须得到抑制。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要坚决打好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在国际金融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美联储启动缩表与加息的紧缩周期背景下,中国必须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其中,第一是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次,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第三,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应当说,目前国家发改委重新审查地方地铁项目规划就是要防止像2008年那样,如果一些不具有经济意义与社会价值的项目上马,会被动地持续投入,不利于地方政府财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失控。因此,对于一些还未动工或者刚刚审批的项目进行审查,有利于避免跌入这种“投资陷阱”,更有利于防金融风险。

  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交通强国的目标,这被各地政府认为是加强交通基础建设的一个号角,目前各地纷纷开始布局交通强省建设。特别要防止想借此继续举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地方债务的规模,继续搞“唯GDP主义”的刺激。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因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交通强国”的目标是置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之下,是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国交通体系的效率,是从规模到质量、效率的转变,而不是要求各地继续大搞数量上的交通建设扩张。中国未来即使要加强交通投入,也是为促进城市群之间更加快速高效的联系,也是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之间加强互联互通的要求,绝不是各地再次大干快上地搞利用率很低、负债率过高的交通项目,这只会增加政府负债,恶化地方政府财政。

  各地应该深刻学习十九大精神,理解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上下功夫,而不是继续重复过去那种依靠债务驱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在新时代,新的社会矛盾以及新的发展理念与目标面前,及时转换思维,弄懂弄透。首先是,各地政府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方面要守土有责,严格落实中央要求,控制地方债务增量;其次,在提质增效与创新驱动等方面下功夫。当中国不再过度依靠政府投资换取增长之后,各地发展就会发生分化,那些市场驱动的地区会越来越好,而那些政府主导经济的地区可能会面临挑战,这种分化会倒逼这些落后地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发展经济,而不是继续依赖投资,依赖中央优惠政策与补贴,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