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3日13:08 新浪综合

  来源:泽平宏观

  宏观任泽平、熊柴点评6月进出口数据【全球U型复苏出口超预期,贸易顺差回升流动性改善】

  事件:以美元计,6月出口同比11.3%,预期8.9%,前值8.7%;进口同比17.2%,预期14.5%,前值14.8%;贸易差额427.7亿,预期426亿,前值408.1亿。以人民币计,6月出口同比17.3%,预期14.6%,前值15.5%;进口同比23.1%,预期22.3%,前值22.1%;贸易差额2943亿,预期2751亿,前值2816亿。

  点评:

  1)核心观点:因外需向好、内需仍稳等,6月进出口双双大幅超预期,贸易顺差连续三个月环比上升。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5,较上月回升0.4,连续第8个月稳中向好。全球经济U型复苏,出口有望延续改善,但中美贸易战等风险仍需关注。贸易顺差回升,流动性改善。我们维持需求侧经济L型、供给侧新5%比旧8%好 行业集中度提升剩者为王新周期、货币不松不紧、股市震荡结构性机会、债牛前夜判断。

  2)6月进出口双双超预期,主因外需持续向好、内需仍稳等。在出口方面:其一,外需向好,全球经济U型复苏。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升至57.8%,创近31个月新高;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7.4%,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日本制造业PMI为52.4%,较5月下滑0.7百分点、但连续7个月超过52%。其二,汇率同比贬值。6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去年同期贬值3.26%,不过贬值幅度较5月缩小2.1个百分点。在进口方面:其一,内需仍然强劲。房地产投资、 基建投资等仍保持高位,6月制造业PMI反弹至51.7%、较5月上升0.5个点。其二,进口价格指数有所上升。6月CRB指数环比有所上升、同比上涨5.6%,较5月同比扩大1.5个点。

  3)因出口价格涨幅明显低于进口价格,上半年贸易条件下滑,但有望逐渐改善。在大宗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带动下,今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2.7%,而同期出口价格仅上涨5.6%,导致贸易价格条件指数降至0.94,名义上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区间,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逐步传导到工业制成品出口,未来我国贸易条件将逐渐趋于改善。

  4)除对东盟出口增速下滑外,对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升。6月,以美元计,对美国、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9.8%、15.2%,分别上升8.1、5.5个百分点。对巴西、印度、中国台湾出口增长55.5%、22.6%、7.1%,分别上升11.8、10.3、9.8个百分点。对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出口同比增长5.5%、10.9%、23.9%、-7.3%,分别上升1.9、0.7、3.5、3.3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为-0.4%,下滑4.2个百分点。

  5)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量升价跌。从实物量看,6月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470万吨,同比增长16.0% ,较上月上升10.5个百分点;进口原油3611万吨,同比增长17.9%,上升2.5个点;进口成品油234万吨,同比增长5.4%,上升21.7个点;进口钢材113万吨,同比增长-0.9%,下滑2.7个点;进口大豆数量769万吨,同比增长1.7%,下滑23.5个点。从价格看,进口铁矿石、原油、大豆均价较5月下降,成品油和钢材均价较5月上升;从价格同比涨幅看,进口铁矿石、原油、成品油、钢材均价同比涨幅分别为4.7%、13.0%、7.0%、1.1%,较5月分别下滑22.4、17.3、21.5、6.5个百分点,进口钢材均价同比涨幅为14.8%,较5月上升1.7个百分点。

  6)6月贸易顺差连续四个月环比增加,有利于支撑人民币维稳、补充国内流动性。6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567.9亿美元,连续5个月回升,除外贸因素外,还主要在于估值效应。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