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1日11:12 华尔街见闻

  周一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一次去了银行考察。

  从以往的经验看,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以后每一次对银行的考察,事后都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次可能也不例外。

  2014年沈阳考察农业银行

  推动设立住宅金融事业部

  2014年3月,李克强在辽宁和内蒙考察棚户区改造等问题。在离开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的一家营业部的时候,他特别叮嘱农行负责人,让他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

  当时两会刚刚结束,经济下行压力仍不断加大,李克强需要为稳增长寻找新的措施,但是原有的宏观调控方式掣肘较多,他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他回来几天之后,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了重要议题——让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这直接推动了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的设立,并且开启了国开行通过PSL从央行获得资金,进而发放万亿棚改贷款的举措。

  按照国开行公布的数据,去年棚改贷款达到7500亿,今年棚改贷款规模计划要达到9500亿,棚改项目如火如荼。

  在国开行设立住宅金融事业部的次年,李克强考察了国开行,他详细了解棚改贷款发放进展,并对国开行对接国家战略加强服务表示赞许。

  李克强说,着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是事关全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要在这方面大展身手,有力托起相关重大工程建设。

  那次,李克强还去了“宇宙行”工行,在工行李克强主要考察了两个部门: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和资产管理部,分别针对两个他所关心的问题,给小微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但他驻足时间最长、互动最多的是小企业金融业务部,这个部门是工商银行总行在前一年设立的。

  2015年中国银行自贸区分行考察:

  推动自贸区金改升级

  2014年9月,李克强来到中国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考察,这也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

  几个月前,李克强在福建自贸区考察时,他曾说,“设立自贸区的初衷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要通过开放跨境金融业务,倒逼内地融资成本降低。”

  这主要是针对“久治不愈”的融资贵的问题,国内融资成本一直降不下来,他试图通过开放倒闭改革,在自贸区引进境外低成本的资金。

  此后,企业境外发债逐渐放宽,直到去年9月取消企业发行外债额度审批,改为注册备案制。不过,此时国内融资成本大幅降低,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企业不断提前偿还美元债。

  李克强在上海自贸区中国银行自贸区分行考察时,当时自贸区已经启动了自贸区账户体系、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按照央行上海总部的说法,自贸区账户体系正式投入使用意味着上海自贸区金改进入2.0的时代,但改革亟待进一步推进。

  李克强在中国银行自贸区分行说,监管到位,才有更大底气去放,放管结合,才能营造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

  次年2月,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央行上海总部在解读这份文件时称,在上海率先建立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路径和风险管理方式。

  这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金改3.0版。去年9月,上海自贸区发布了金改40条,金改力度进一步加大,但落地仍有待加快。

  这次考察意味着什么?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业改革和开放任务都相当繁重的情况下,李克强对央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考察会带来什么新政策?

  在网上流传的一则现场视频中,李克强对建设银行的员工说,“建设银行就是为国家的建设提供动力。”这主要指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提供融资支持。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克强关心的问题之一是经济稳增长的问题。稳增长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需要银行放贷。

  但是,今年以来银行放出的信贷规模并不少,只不过人民币贷款规模十分不稳定,1月份达到2.15万亿,4月份则只有5000多亿,5月份又反弹到9000多亿。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考察更多的针对房贷。推动前几个月信贷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

  针对市场对地产泡沫的担忧,近期市场有不确切的关于贷款收紧的传言,那么,这次李克强对建设银行的考察,除了稳增长之外,会否也是同时摸底住房贷款,进而出台进一步的政策?

  在央行召开的金融系统座谈会,同样非同一般。将座谈会放在考察地点开并不多见,之前今年1月份有过一次,李克强在山西考察并召开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这次座谈也主要是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

  去年,李克强曾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当时参与发言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股转系统和保险公司,会议提到“在防范风险基础上促进金融创新”,并要求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显然,这次会议针对去年股市、汇市的波动和风险问题,并且着力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改革。

  但是,这次在央行召开的金融系统座谈会会讨论什么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显然是离不开的主题。二季度经济较一季度已出现了明显的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稳增长的任务繁重。

  但市场可能更关心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从各路智囊机构的发言来看,分歧仍较大。此前有外媒报道称,五年一度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会提前到今年召开,并且会讨论金融监管改革的问题。那么这次座谈会会对这个问题放风吗?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万科管理层在践踏市场规则

固然,万科管理层的职业道德一直以来令人钦敬,但现代经济治理靠的是体系的力量而不能依赖管理层的道德,在万万千千向万科学习的企业面前,万科更需要展现治理体系的力量,而不是践踏这种体系。

离开欧盟只会让英国的境况更糟

脱盟将为英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旷日持久且必定严苛的分离程序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和破坏会抑制投资和增长。永久分离会减少贸易,外商投资和人口迁移,从而对竞争力,生产力增长和生活水平造成负面影响。

若英国退欧哪些资产会贬值

整体来看,美元资产跑赢欧元资产跑赢英镑资产。英镑兑美元汇率可能贬值10%,欧元及其他欧洲货币也会受到负面冲击;黄金和债市等避险资产短期将受到追捧,欧洲股市可能有10-15%下跌空间,金融股冲击最大;相对看好美国和新兴亚洲股票市常

赵建国在南方电网这些年

国企领导者的角色本身就包含着某种矛盾,他们的职业生涯走向往往是身不由己的,个人和企业也没有资本纽带,但又必须为企业计长远。

0